医药安全

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解读

| 点击:

【www.pindukj.com--医药安全】

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解读

  3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打击和整治医疗诈骗、虚假宣传、乱收费、骗保等医疗乱象,净化行业环境,促进医疗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明确了4项重点任务,自今年3月起到2020年2月底,开展为期1年的医疗乱象专项整治行动。

  业内人士表示,这次8大部门联合整顿,或将加快洗牌节奏,靠违法违规生存的民营医院,可能很难挺过这次整顿大潮。

  1,医师“挂证”行为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

  依法严厉打击医师出租、出借、转让《医师执业证书》。医疗机构买卖、转让、租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医师执业证书》,超出登记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出具虚假证明文件、制售假药、以医疗名义推广销售所谓“保健”相关用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全面深入排查线索,重点检查健康体检、医疗美容、生殖(不孕不育)、泌尿、皮肤(性传播疾病)、妇产、肿瘤、眼科等社会办医活跃的领域以及违规开展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临床研究和治疗等行为。严厉打击以虚假诊断、夸大病情或疗效、利用“医托”等方式,欺骗、诱使、强迫患者接受诊疗和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惩治非法获取和买卖器官、角膜等人体组织器官的行为。

  今年3.15晚会上,医师、药师“挂证”,这个公开的秘密被曝光。

  相关网友表示,挂证现象由来已久。浅层次是监管不到位,意识不到。深层次则是我国药师行业与临床脱节,药师沦为了单纯的药房抓药人员。药房不需要执业药师但是需要执业药师证,所以挂证应付现象严重。

  3月19日,国家药监局曾发布《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严厉打击执业药师“挂证”行为,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6个月的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整治。

  针对连串整治,有的人看好,认为“挂证”的危害太大了,一些根本没有资质的人去当医生,损害的是广大老百姓的安危。如果真的抓的严的话,挂证现象就会少了,那么市场上对于有证从业人员的需求就多了。

  并表示,经过整顿,“挂证”情况在今年肯定有所改善,随着国家法制的逐步完善,心存侥幸的“挂证”派,必将被淹没在历史洪流。行得正才能走得远,真正发挥作用的人才是能笑到最后的人。

  而有的人则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是个笑话,还有人认为这是在断他们的后路。如相关网友所说:

  “我们药学到底得罪谁了,工资低得吓人,还要断后路。业务员不好做,执业药师路也要给断了,就守着医院几千块钱养活自己算了。”

  “好多行业都有挂证啊,消防、建筑、会计……为什么不管管?只拿我们药学开刀。”

  “整治就是逼人转行。学药的真的挺惨的,除了去卖药,工资低的吓人,我们班的几乎都快转行完了。”

  此次并非国家首次打击“挂证”问题,加上各地的更是接二连三,但效果却一直不尽如人意。

  广东省医药零售行业协会副会长刘桂春曾向时代财经表示,“挂证”问题暴露的是执业药师行业甚至整个药品零售行业的问题,从行业协会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希望企业遵守国家规范,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不能全然不顾行业现状、仅着眼于媒体曝光的“挂证”问题,而是应当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去解决整个行业的问题,真正让执业药师发挥作用。

  2,医院骗保

  严厉打击医疗骗保行为。

  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治理,查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骗保行为。重点检查通过虚假宣传、以体检等名目诱导、骗取参保人员住院的行为;留存、盗刷、冒用参保人员社会保障卡的行为;虚构医疗服务、伪造医疗文书或票据的行为;虚记、多记药品、诊疗项目、医用耗材、医疗服务设施费用的行为;串换药品、器械、诊疗项目等恶意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

  “医院骗保”,这些年来屡见报端,屡禁不止。尤其是专门针对高龄老人的骗保案例,更是俯拾皆是。

  相关网友反映,“我们那里的医院一到冬天,大爷大妈们就过去住了,免费体检、免费住宿,临走还送油送米,只要把医保卡放医院就可以了。”

  另如去年6月,湖北曝光的一起过度医疗骗保的案例:湖北某医疗管理公司一伙不法分子,盯上乡镇卫生院。该公司安插3名员工同时在6家乡镇卫生院工作,用免费检查的方式,引诱村民体检,夸大病情并进行过度治疗,然后用村民的新农合医保卡报销套取医保基金,致使卫生院报销费用增长200多倍。

  不管是民营医院,还是一些公立三甲医院都存在此类违规行为,而且不少违规医院涉及金额较大。据各地专项检查显示,长春市761家医保定点服务机构医保违规金额达1000余万元,四川11家涉案民营医院涉嫌骗取国家医保基金5400余万元。

  医院骗保为何屡屡发生?相关人士表示,首先医保制度不健全是根本原因。其次监管不严、问责不到位是重要原因。

  从表面上看,这是医院无法无天,胆大贪婪的行为。医院之所以这样做,其目的就是想通过以少报多,以无报有,套取国家的医保资金,为医院“创收”。而背后的实质是在钻政策法规上的一些漏洞,把医院当作捞取好处的平台和幌子,把患者当作医院的一个个无本起家的载体。

  去年底,国家医保局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回头看”。国家医保局还公布了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举报电话:010-89061396 010-89061397。这是国家医保局第一次设立国家级的举报电话。

  但是辽宁市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杨顺昌表示:尽管医保部门几经对定点医院违规行为进行了查处,但仍没有遏制欺诈骗保行为的发生,充分暴露出有关部门在医保基金运行监管上还存在失职、失察、失责的问题,对具体违规行为的处理还失之于宽、失之于软。

  3,虚假广告

  严肃查处发布违法医疗广告和虚假信息的行为。

  重点查处未经卫生健康部门审查和违反《医疗广告审查证明》规定发布医疗广告的行为。加强互联网虚假医疗信息监测,对医院自建网站、公众号等自媒体上发布的虚假医疗信息进行清理。

  据百度发布的《2017百度信息安全综合治理》显示,2017年,百度共拒绝不良广告数21.3亿,其中处理医疗行业的虚假推广信息近6000万条,系统医疗违规黑名单词库近23万个。

  3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对“保健”市场乱象两个多月的集中整治,结果显示,在各地查办的案件中,虚假宣传及虚假广告案件数量占比最高,两类案件共立案2531件,占比38.7%;结案733件,占比32%。违规直销和传销案件案值和罚没金额最高,案值49.54亿元,比占63.6%;罚没款1.94亿元,占比72.4%。

  不管你承不承认,每个人都害怕青春的逝去,尤其是我们的父母一辈,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害怕人生的迟暮。而随着养生保健的传播,这可能是他们抵抗年龄危机时能够抓住的唯一救命稻草。

  而在人手一部手机的互联网时代,如同美国著名传播学家约书亚·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中揭示的那样:电子媒介时代让人们对生活的想象发生了根本改变,让儿童的行为越来越成人化,也让成年人的行为越来越低幼化。

  虚假广告从线下搬到线上,变得更加无孔不入,令人防不胜防,而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则成了首当其冲的箭靶。他们是互联网的难民,却是养生保健行业的摇钱树。

  对于保健品营销,据相关报道,保健品的成本只占零售价格的10%,甚至更低,利润高达10-20倍。可就是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却能毁得老人们家破人亡。有的人都没了,却还留下一屋子的保健品,至死都深信不疑……

  4,过度诊疗

  坚决查处不规范收费、乱收费、诱导消费和过度诊疗行为。

  加强对医疗机构收费行为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拆分手术或检验检查项目,未按照要求公示药品、医用材料及医疗服务价格,未按照项目和计价依据收费等行为。对违反诊疗常规,诱导医疗和过度医疗,特别是术中加价等严重违规行为,纳入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和信用体系管理,并向社会公布。

  除了患者和医生因信息不对称对过度医疗造成误解外,现实生活中,真正的过度医疗其实并不少见,且着实可怕。

  曾看过四川绵阳市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兰越峰的故事。兰越峰告诉记者,经常会有人因为一些小毛病到医院,医生会先把人收住院,凭空说他患有很严重的疾病,然后让超声科做相应的检查,并配合出具显示患有重病的检查结果。就因为她不同流合污,所以便成了“走廊医生”。

  兰越峰说,“我觉得这个过度医疗和回扣,它的性质和小偷没有区别,我觉得它不仅仅是掏病人钱,把人家患者的健康和幸福,甚至生命都给葬送掉。”

  另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现在不少医生的诊断过程本末倒置了,问诊几句后,立刻就让病人做CT、造影、核磁,直接跳到第五个步骤。 很多医生忽视了最基本的东西,过度依赖尖端技术解决常见病,把疑病留给精密仪器。

  以及抗生素使用,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9 年我国医疗输液达 104 亿瓶,相当于 13 亿人口每人输了 8 瓶,远高于国际上 2.5~3.3 瓶的水平,每年还以近 20% 的速度在增长,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输液大国」。

  虽然国家已经出手,防止抗生素滥用: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倒逼你选择健康的疗法。但许多时候是“天高皇帝远”,尤其是在农村,“有病就打吊瓶输液”,早已烙印在骨子里。

  目前,还没有具体法律法规来治理医生过度医疗的问题,就算有,许多人也不看好,不知道此次整顿走向几何。

  相关人士表示,单独治理医生过度医疗现象,治标不治本。希望相关部门真正关心卫生健康事业,对社会、对人民生命健康真正负起责任。不让医生总考虑怎么挣钱养活自己,不让医院总考虑怎么挣钱维持运作,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过度医疗问题。

本文来源:http://www.pindukj.com/anquanguanli/9743/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医药招商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