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句子

文人无行

| 点击:

【www.pindukj.com--经典句子】

篇一:2015南方时评

让公众对阅读真正产生兴趣

2015-08-14 08:33:09来源:南方日报作者:潮 白

在读书面前,尽管自认为是“骐骥”,也还是应当摆出“驽马”的姿态。无他,读书没有半点儿捷径可走,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不要以为依赖搜索引擎就可以弥补读书不足的底气。一年一度的南国书香节今天开锣了,本届以“阅读无处不在”为年度口号。这是个在其他场合也常能听见的说法,该是为书香节所借用。按我的理解,这话的意思大抵说读书不用那么小资,非要与什么慵懒、午后阳光、泡壶茶或冲杯咖啡之类为伍,而应该是件比较随意的事情,就像唐朝的李密一样,趴在牛背上也能津津有味地阅读《汉书》,而且读得入迷。也就是说,不用因为书籍的神圣而使读书变得矫情。

阅读诚然无处不在,但阅读所能带来的成效更无处不在。有一套歌诀不是叫“书中自有”什么嘛,然而正像一部二十四史不仅仅是某个权威人物定义的“贪污史”而是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一样,书中也不只有“千锺粟”“黄金屋”“颜如玉”那几样。比如晋朝有个痛改前非的典范叫做周处,这个人从小横行乡里,乡邻将他与当地的南山猛虎和长桥恶蛟并称为“三害”。周处发奋改过自新,就是从“折节读书”开始。又比如对于官员而言,还可以避免出丑。张之洞55岁大寿时收到不少贺词,其中以周锡恩的最为他所青睐,“大为激赏”到什么程度?来个客,张之洞“必引观此屏”。谁知一个显然是读过不少书的机要文案说那篇东西眼熟,很像龚自珍的文字。张之洞翻检龚自珍集,果然找到一篇《阮元年谱序》,“两两比对,则全抄龚文者三分之二,改易龚文者三分之一,而格调句法,与龚文无以异也”。张之洞感慨道:“周伯晋(锡恩字)欺我不读书,我广为延誉,使天下学人,同观此文者,皆讥我不读书,伯晋负我矣,文人无行奈何。”

张之洞27岁就中了探花,被授翰林院编修,自云不读书显然是受骗之后的自嘲,但现代很多人恐怕是真不读书了。上半年进行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告诉我们,2014年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几年来的这个数字都是4本到5本之间波动。而与之相映但不成趣的是,韩国是11本,法国是20本,日本是40本。当然,我这是转引的数字,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崇洋媚外”的成分。1年365天,取最高值来平均,意味着73天也就是两个半月才看一本书。账可能不该这么算,加上网络阅读也算阅读,不一定非得读传统的纸质书,但是这个数据还是忒可怜了些,毕竟像我这种不那么适应新媒体阅读的,全国也还有好几亿人吧。所以,书香节的主要使命,在我看来未必是着重推介读什么书,而更应该强调如何读书,读书的方式方法,让公众对阅读真正产生兴趣。

当然,无论怎样的外力推动,读不读书、读多少书,完全在于个人的自觉和刻苦,自觉的程度同时决定了刻苦的程度。古人因为读书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有“凿壁偷光”的,有“囊萤映雪”的,用《三字经》的概括叫做“彼不教,自勤苦”,阐释的就是这层道理。当代有一些人看不出这层道理,在古人的行为上钻牛角尖,嘲笑他们真是愚笨得可以,脑袋既然都耷拉到拿锥子扎大腿了,困成那个样干脆就睡,硬撑着干什么呢?对这样的所谓“新解”,甭跟他废话,告诉他不要自以为比古人聪明足矣。荀子的《劝学》我们都熟悉,其中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更是耳熟能详的名句。倘若我们把荀子揭示出的浅显道理付诸实践,会发现如何受益无穷。比如今人每视二十四史为典籍大山,以为读了有多了不起,实际上瞿兑之先生早就说了:“能看毕二十四史殊不为难,然肯用此功者殊不多见。”想一想,中华书局的标点本二十四史,不过区区240余册,还不算厚,读一遍有何难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读书面前,尽管自认为是“骐骥”,也还是应当摆出“驽马”的姿态。无他,读书没有半点儿捷径可走,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不要以为依赖搜索引擎就可以弥补读书不足的底气。

不要把“敢骂”解读为“质疑”精神

2015-09-29 16:54:34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熊丙奇

倡导质疑和批判精神,不是靠鼓励“骂”权威、“骂”教授,而是要倡导说理,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如果经历这起事件,人大这名学生和其他大学生,能明白怎样进行正常的学术质疑和批评,学会理性思考,那也不失一种收获。

人大教授发公开信断绝与“狂徒”弟子关系一事,会有怎样的结果,人大还没有回应——或许是孙教授收回公开信,继续担任导师,或者学校出面给这名学生换一名导师。对这件事,还有值得讨论的地方,其中一点就是,学生该怎样质疑教授、前辈?

在微信圈里,笔者看到很多帖子,对这名敢骂教授的学生,是挺欣赏的,并进而反思大学缺乏应有的包容精神,不允许批评、质疑,为那些年少轻狂的少年受到打压而不满。不少帖子,在论述时,引用了历史上的“狂徒”来加以佐证。其中,很著名的是发生在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维特根斯坦身上的故事。他的故事,显得特别“狂”——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由三个国际学术大师组成:罗素、摩尔、魏斯曼。三个人在答辩前,一直漫无边际地讨论着维特根斯坦的博士论文里的问题。时间很长了,还没有哪个开口问“博士生”维特根斯坦一个问题。终于,罗素开口了,他却是转向摩尔的:“摩尔,你必须问他几个问题,你是教授。”摩尔表示,还没有弄懂维特根斯坦的问题。这时,维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尔与罗素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笑着说:不要担心,你们永远都弄不懂这些问题的。

论者认为,如果维特根斯坦遇到中国教授,被“嘲讽”的教授们,肯定不会让其博士论文通过。这种判断显然太武断。这个故事,是在学术范畴之类的“狂人”故事,维特根斯坦“狂得”令人羡慕,学生写出了高深的著述,教授们看不懂,懂得基本学术道理的教授们,还是知道对学术的敬畏的。事实上,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学术狂人”的故事,也多在学术范畴,发“狂语”的人,多有真才实学,而且,周围的人也认可其真才实学,于是也接受其“目空一切”。

把这些“狂人”的故事,用在人大这名骂学院、骂教授的学生身上,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这种把敢骂塑造为有质疑精神的做法,反而对构建健康的学术环境不利。姑且不说这名学生是否已取得那些“学术狂人”般的学术成果,就是分析他“批评”教授的观点,也不是什么学术批评,基本上就是谩骂,比如,“千万别来我校,现在让北大来的垃圾老师毁了牌子。”学生批评教授“垃圾”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但你要拿出论据,要有严密的论证,而不能“说你垃圾,你就是垃圾”。

但这样“骂”教授的学生,还被一些人认为有难能可贵的质疑精神,这暴露出两方面问题,一是社会舆论对我国的大学教育,大学的教授,有诸多不满,因此,借此发泄不满情绪。我国的大学教育和大学教授确实有很多问题,但是,这需要有理有据的分析,不能不问对错,只问立场,对凡是骂教授、骂大学的,就喝彩——这只会制造对立情绪,而难以倡导说理。二是批判质疑精神的缺失。讨论问题,没有正常批判、质疑的规则,把质疑、批评变异为谩骂、口水战,习惯扣帽子和打棍子。近年来,有网友在网上发言、跟帖,就爱“喷”,而且属于“喷粪”,语言低俗不堪。有的学生,误以为这也是批评和质疑,在自己发表意见时,挂在嘴边的也是这些语言。

笔者并不赞成导师通过公开信方式,“断绝”师生关系这种做法——应该通过正常的程序,按学校规则处理——但是,却认为导师对学生无理谩骂学院、教授,是有权做

本文来源:http://www.pindukj.com/jingdianjuzi/15178/

上一篇:历代王朝

下一篇:美句美段摘抄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