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pindukj.com--社会实践报告】
实践报告是进行实践后的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是汇报实践过程和结果的一种方式。今天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实践报告范文汇总四篇,欢迎品鉴!
摘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性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文章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李克强总理2019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我们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荟萃、繁星璀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更广泛的群体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满足经济转型发展,从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高职院校是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的摇篮,高职教育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办学目标。综合素质指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質、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四个方面。知识、能力、素质是相互联系。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它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综合素质方面意义重大。
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职业素质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目的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较为基础的一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基本规律为主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材各章节内容,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它紧跟理论与实践新的步伐,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它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大学生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价值引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的教材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三大部分,共六章内容。对教材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引导大学生打牢科学理论思维的基础。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课堂实践包括师生互动、典型案例的运用、视频播放、课堂练习等,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教学开阔了学生视野,大学生通过对地方文化的学习、对地方企业的参观调研,书写调查报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增强了作为时代新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也提高了大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未来职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素养
1.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的课程设计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有关的人生哲学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马克思伦理道德和知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础知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使大学生了解国家的思想政治,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明辨是非,做遵纪守法的公民,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2)能力目标: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各种课堂实践项目,提升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师生沟通能力等。具体形式有课堂分组讨论、课堂阅读心得交流、爱国主义诗歌朗诵、观看视频以及课堂互动等。通过设计课堂实践项目,用任务布置、任务实施、师生共同评议三环节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
(3)素质目标: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具体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马克思主义道德修养和马克思主义法治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道德修养即道德教育,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使学生具备社会主义道德观念,遵守公民道德准则;马克思主义法治素养是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观教育。
2.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整教学方法
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在不断改革,电脑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制作等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的使用,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以来的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和平时考评方式,调整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1)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探索与实际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个中心来开展教学,教师要善于对本章节教材理论和核心观点进行总结,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精选课堂案例教学,具体分案例文字呈现、案件解析及思考讨论三部分完成,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需要探索适合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考核的方式,制定课堂学习效果考核的目标体系。把学生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以量化的方式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之中,这样学习成绩计算更科学。
作为一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够获得多少金钱上的收益是其次,关键是为自己积累社会经验,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课程、服务于我们的专业;将平日里课本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用实践予以检验。在该运输公司中,我主要负责货物出入的登记工作,将它们归类存档并制作出标签并一一黏贴,正是运用电子手段,处理商业过程中的事务。虽然有一个叔叔带着我,但我还是处处小心,因为登记出错会给别人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甚至会导致公司蒙受损失。
该公司的货源比较杂,几乎包罗万象,什么货物都有,小到各种文具餐具,大到各种工厂的机器……所以分类也很繁杂,不同类别的货物便会被放在仓库中的不用地方,细致入微的分类也给其他后续工作提供了许多方便,例如公司年终查账的时候就能按照分类登记数据进行准确核对。所以,当将物品分完类后,另一道重要工序就是登记货物,包括货物的类别、来源地、厂家、目的地、单件重量、件数、立方、运费等等项目,将这些数据通过表格登记,然后再用电脑录入,利用时间的不同将这些信息归类,今后要查寻货物情况的时候质询在相应的文件夹中找出相应的文件即可,就不会导致对仓库中的货物情况不明,条款数目也不清不楚,自然会照成供货混乱。在做完这些货物的登记后,我就需要为这些货物制作标签,标签中的信息便包括了一开始登记的信息,诸如出货地点、接收单位、应交款数,件数等等,然后再将标签打印出来并一份份的粘贴到货物的外包装箱上,这工作自然是沉闷的,因为你必须不厌其烦的将标签一一对号贴上,不过这项出货前的准备工作却必不可少,无论是对于行车在路德交通路检,还是到大送货地点后,买货上的核对签收,都会起到重要作用,一旦这些标签出错,那么对于供收货物的商家双方还是对于起到中转作用的运输公司都会造成交易上的混乱,甚至会减低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导致多方之间合作关系的破裂,这样对哪一家利益团体来讲都是极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这样看似细微的工作,却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不容从业者有一丝懈怠,我在处理时也是小心了再小心,但还是出了一次错,还好在张贴完后及时发现,没酿成较大的不良后果,只是更改了原来标签中的错误信息重新打印出来在将新标签贴上,虽然浪费了很多时间,但相比货物装车出发后所引发的后果,这样的辛苦是值得的,而且是我先前做错了,老板当时也骂了我一顿,不过这样的经历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小心谨慎。我的工作内容的最后一项就是出货登记,大致跟进货时的流程一样,将出仓的货物在电脑中的.表格做好标记,以便今后跟进那批货物的情况。
此次社会实践,得到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的机会,让我发现了理论在实践中会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注意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改变这方面的不足,同时我也体验到工作中的变数,让我意识到无论生活还是学习,我们都做到灵活多变,要做好应对意外情况的准备,当出现意外情况时才能做到处变不惊,准确应变,将意外损失及其造成的破坏降到最小,还有,让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做好细微之事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也可以让他人感受你做事的用心与投入,我们应该多点尝试多点实践,找出自己学习、生活上的不足并为之做出改变,让自己在一步步改变中提高,从而达到理想中的自我。
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风尚和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遵守社会公德,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类社会群体,但社会公德的失范现象在他们身上却屡见不鲜,这反映出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还有所欠缺。依据多年高校德育工作的经历,笔者认为,高校德育要紧抓公德意识这一核心要素,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实现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公德意识: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社会公德即社会的公共道德,它是人们在日常公共生活中所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相处、彼此交往的最一般的关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也就是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和践行公共生活准则的观念和意识。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形成高尚人格的前提和基础。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履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是一个人养成良好道德习惯,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起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道德人格的完善,就应该从培养公德意识开始。同其它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人的道德修养也只有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大学生只有培养和树立起公德意识,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进而达到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境界。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比较低层次的道德要求,一般说来,它所要求的是最基本的文明行为。有人认为,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应该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事,对大学生还讲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岂非“小题大作”?诚然,社会公德教育早在中学阶段、小学阶段甚至学龄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的大学阶段,才是生理心理蓬勃发展并日益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臻定型,思想道德日趋完善的重要时期。正如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言青年期是“人的第二次降生”,因此,必须深化和加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为形成高尚品格打下坚实基础。我国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要求,这无疑也说明加强大学生公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第二,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码要求和基本标准。
恩格斯在评述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发展时,曾经热情洋溢地讴歌“这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无疑是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的成长及其特征同时代的要求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时代与人才成长的永恒的辩证法。那么,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应该造就怎样的人才?很显然,绝不会是那些不学无术,一无所长的庸庸碌碌之辈,也绝不会是那种“思想骑墙”、“有奶便是娘”的所谓“知识分子”,人才应是“德”与“才”的统一,应是“德才兼备”的人。
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理想,有道德。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程度如何,是衡量大学生是否有德的最直接的表现,也是衡量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指标。如果缺乏公德意识或者公德意识比较差,那么,聪慧的人将变得险恶和狡诈,健壮的人也会显得野蛮和粗莽,而貌美的人,也同样会流于庸俗和乏味。可见,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有才才是实才。因此,潜心向道,严谨治学,才是合格人才的本色。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正是塑造“人才灵魂”的基础工程,也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码要求和基本标准。
第三,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状况,它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在精神文明复杂的结构体系中,道德处于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或者说,道德是精神文明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组成部分。而在道德领域,社会公德又以其范围上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内容上的总括性和一般性,以及结构上的传统性和沿袭性而区别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成为社会道德的基础。由此可见,社会公德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自然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内核。作为青年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一类群体,透过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最能看出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也最能反映出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可以说,它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具体指标。大学生本身也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具备很强的公德意识,都能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典范,就会对社会发生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有助于安定、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形成,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能否“自善其身,兼善天下”,能否开风气之先,创时代业绩,能否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既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现在,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21世纪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眼光来看待二、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路径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需要多管齐下,齐头并进,需要有一个培养、确立、巩固和形成的过程。
第一,以“他律”来培养和确立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大学生的公德意识绝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通过系统的道德教育,经过高校和社会各方面的“他律”来加以培养和确立。
一是以高校为主,进行道德教化。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的主阵地。高校遵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两课”教学为核心,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的灌输与教育,高校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集中、有序的道德教育,其教育方式的特点和效果是任何其它教育手段无可比拟的。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言传身教,训导学生;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熏陶学生。高校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还要注意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小事着手,要求学生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班级的一桌一椅,尊敬师长,友善同学等等,于小事上见精神。
二是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育人。在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的过程中,学校是主阵地,但是,学校不是万能的,光靠学校唱独角戏是行不通的。学校不是远离社会的孤岛,变革时代的大学生更不能远离社会环境而遗世独立。另一方面,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务实心态,也具有比一般社会大众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必须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公德意识的培养合力。关注大学生成长,培养合格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同样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只有整合和发挥社会道德教育的整体功能,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就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社会教育来说,家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源”。来自家庭的公德意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良好的家风来进行的。我国目前约有2.7亿个家庭,如果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来自家庭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积极影响便是不言而喻的了。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有重要影响的还有大众传播媒介,如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一定道德观念、道德榜样得以传播的载体,更能以其特有的多样性、生动性和艺术感召力引起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对心灵发生巨大的振荡和感染作用。尤其是在日益信息化的今天,大众传媒的道德教育作用越来越突出出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总之,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是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对于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而言,有人概括说要争取“四面八方”的配合和支持,即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四个方面,教育、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公安、司法、群众团体八个方面,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真的不无道理。
第二,以“自律”来强化和巩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单靠来自学校和社会外在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完成的。他律必须转化为自律,才会成为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也就是说,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不仅是学校和社会的事,更应该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因此,必须唤起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律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
“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道德修养就是人依据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的要求,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它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大学生主动进行道德修养,就是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展开善与恶、正与邪、是与非的斗争,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这种内心世界的斗争和解剖过程,决不是受迫于某种外在力量的强制,而是由自己内在的道德需要是人较高层次的需要,马克思将其理解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也将其视为自我实现需要的主体构成部分。如果离开了人的自觉、自愿与自为,那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修养。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必须从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角度做更加深入细致的工作,变“要求大学生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为“我要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
第三,在实践中锻炼和形成公德意识。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思想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公德教育和公德修养都必须着眼于“实学”、“实行”,不能脱离实践。陶行知在批判“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唯心主义思想时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并且说明这“并不是否认闻知与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要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因此,要真正把外在的公德要求变成大学生自身的公德意识,必须投身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开展的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各种活动。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只有深入社会、研究社会、了解国情,才能认清实际,只有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见识、增长才干,才能更好更快地成熟起来,只有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汲取营养和力量,才能不断激发为民造福、为国奉献的热情,真正干出一番事业来。因此,要让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培养品质、磨炼意志,在了解国情民情的基础上,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公德意识牢固地树立起来。
摘要:“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强调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价值导向,如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建设性;批判性;课程改革
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的目标任务。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强调的是思政课改革的价值导向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改革实践中加以落实,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推动课程的改革创新。
一、坚持基础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
基础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是指针对基础课存在的问题,完善支撑基础课发展的内部和外部要素,构建思政课的理论、价值与教学体系。基础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课的建设性要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础课的主线和价值目标的高度概括。坚持基础课的建设性,就是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认识现实问题,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基础课以“立德树人”为目标,通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体系的创新与转化,还是教学方法的变革,都应当万变不离其宗,而这里的“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基础课教师曾经围绕着,基础课是突出政治性还是突出思想性,在高校教学中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应当明确,基础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毫无疑问政治性是其第一属性。把思想性凌驾于政治性之上,就会迷失基础课的价值导向。而且,政治性与思想性也并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非此即彼。政治性与思想性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二者完全可以统一在思政课的建设性之中。建设性不仅强调基础课需要加强思想性,同时也为思想性建设指出了其服务的目标就是政治性。离开了政治性,空谈思想性,就会使思想性偏离思政课的价值目标,从而弱化思政课的作用,甚至使部分教师陷入西方的思想和话语体系之中,以西方的话语体系来占据我国高校的思政课阵地。不能坚持政治性第一的原则,就会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的基础课,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导向功能。
因此,基礎课始终都要坚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引导学生自觉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其实质就是坚定“四个自信”。我国实践的成果不仅为基础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同时也在不断上升为思想与理论成果。而这些来源于实践的思想与理论,不仅可以摆脱西方的话语体系,而且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课的理论体系建设,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第二,基础课的建设性要体现在合格教师队伍的建设上。
首先,要尽快解决思政课师资不足的问题。因为历史的原因,基础课教师的缺口相对较大,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普遍采取大班授课,不仅减少了教师投入教学科研的时间,而且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应当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宜搞一刀切。比如,西部地区的学校,因为引进人才难度较大,一味要求非博士不引进,造成了多年来教师梯队建设出现断层,面临着老教师陆续退休,年轻教师梯队出现断层的困境。破解这一困境,需要发挥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地区实际,积极引进合格的青年教师,为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其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落在提升教师自身素质上。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同时还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升思政课教师自身素质,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相关部门提供配套的支持。例如,在合理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情况下,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学习的平台。同时,为思政课教师减负,减少其他事务的干扰,使思政课教师能够把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上。
第三,基础课的建设性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基础课要借力新媒体新技术。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使其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直接关系到思政课的实效性。思政课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适应伴随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学生具有的新特点,推动课程与新媒体新技术的有机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目前,我国学校普遍采用了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为基础课改革创新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今年突发的新冠疫情,使教师必须开展线上教学,这对于教师提升自身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能力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应当认真总结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经验,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能力。
第四,基础课的建设性要体现在学校管理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之中。制度建设对于基础课的教学创新而言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习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尤其需要学校通过具体的规章制度加以落实。这对学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课的改革创新需要针对学科建设,教师队伍,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统一部署,建设一套新的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一套新的规章制度体系必须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适应课程在社会发展中承担的重要职责和要求,这对于学校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规章制度体系中体现建设性的要求,这是学校管理部门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亟需解决。
二、坚持基础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
基础课的批判性,既体现在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辨析和抵制上,也体现在对基础课存在的薄弱环节的校正上。基础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基础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表现在必须旗帜鲜明地对各种错误、反动思潮予以针锋相对的批判。我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纵观世界,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我们越是面对着更加艰巨的挑战。这种挑战既来自于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和自由主义,也来自于国内的历史虚无主义、极端宗教主义、民族分裂思想等反动思潮。在这样的历史关键时期,基础课要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就必须在课堂上,对各种反动思潮进行有力的批判,帮助学生澄清错误的认识,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对大学生进行和平演变的企图。 基础课的批判性要以问题为导向。当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热点问题,各种非主流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学生心中的疑惑需要教师及时引导,答疑解惑。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原理,予以正确分析和科学解答,破解社会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例如,面对此次疫情的冲击,我国在抗击疫情方面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案,但是西方敌对势力却对我国抗击疫情的成功加以抹黑,大肆污蔑,不惜无底线地造谣,甚至叫嚣着“割地赔款”,而同时,我国国内的某些知识分子,却置国家利益于不顾,配合西方敌对势力攻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这在青年学生中极易造成价值观的扭曲。作为基础课的教师,面对这样的社会热点问题,必然要在课堂上做出针锋相对的批判,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第二,基础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表现在必须对一切弱化思政课的思潮与行为进行有力的批判。弱化思政课的思潮究其原因可以分为两种情形。其一,是有些人并没有深刻理解我国的教育是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的,没有深刻理解我国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这一类问题需要我们在批判的同时做耐心的说服教育工作。其二,是敌对势力妄图通过弱化思政课,来达到用西方价值观占领青年思想主阵地的作用,为其颜色革命服务。对待这种弱化,不仅仅需要大力批判,更需要发挥我国政权的力量,对这种反动思潮进行严厉打击。
第三,基础课改革创新的批判性,表现在对自身“短板”的批判和校正上。基础课在长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课程在内容、形式、学科建设、教师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规章制度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短板”。这更需要我们具有自我批判的勇气,刀刃向内,勇于“揭短”,查找自身的不足。应当承认,我国的确形成了一支政治过硬,敬业奉献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但也应看到,在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能力不足,视野狭窄、知识储备匮乏的问题,不少教师依然保留着陈述性灌输,缺少启发性教学的教学定式。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有一部分基础课教师,缺少与时俱进的精神,依旧沉浸在自说自话的教学中,固步自封,不关注新一代大学生的特点,既不愿意接受批评,也不承认自身的不足。基础课教师观念的转变对课程改革创新能否取得實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基础课改革创新更加需要教师发扬对自我的批判精神。
三、基础课改革创新需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基础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和批判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思政课改革创新这一主题。基础课自身发展和完善需要建设性发挥正向推动性作用;同时,基础课改革创新,又需要批判性发挥剔除错误思想和思潮的影响,发挥反向推动的作用。建设性是基础课改革创新的根本,批判性是为建设性服务的,二者看似截然不同,但二者都统一在推动基础课的改革创新中。
第一,在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上,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基础课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教材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建设性,这是由教材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由教材体系成功地转化为教学体系,仅有建设性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体系仅有建设性不仅缺少说服力,而且无法使学生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实际,教学往往容易变成空洞的说教,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讲解人的本质属性时,既要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也要针对错误的思潮如“人性自私论”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展开对错误思潮的批判;我们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既要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理论讲述,又要针对西方的民主自由观念进行有力的批判。必须借助于批判性才能更好地为建设性这一根本目标服务。
在课程教学案例的选取上,也要体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教学案例的选取,要以建设性为主,批判性为辅。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树立正面典型人物,展示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也要对负面事件进行引导和正确评价。例如,在讲解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时,即需要选取袁隆平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诸多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也需要对香港持续的骚乱及其原因进行解读和引导;在讲解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一问题时,既要选择感动中国的道德模范及其事迹,也要选取道德失范的具体事例进行讨论剖析。教学案例“正”“反”两面相互结合,才能更好地提升说服力。
第二,在基础课的教学方法上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需要教师及其相关部门正确对待新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教学方法的创新要避免一刀切。创新的要求本身就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基础课的改革创新中,要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以提升教学效果为判定标准,只要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入脑入心,一切方法都是可以坚持或者尝试的好方法。要避免因为新技术的使用,而导致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面否定。这是没有把握好建设性与批判性二者关系的一种具体体现。基础课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传统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优势,也有其不足。新技术的运用,应当是以对传统教学方法批判性地继承为基础而展开的。在引进新技术新媒体服务于教学的同时,使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促使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实现一种对自身的扬弃,在这一扬弃的过程中,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的有机结合。
第三,学校内部的管理部门要把握好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
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这一原则的落地,需要各学校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果没有深入理解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就会存在制定的规则与思政课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情形。例如,有些学校对于思政课教学的重视,往往体现在翻新办公大楼,加强硬件建设,召开各级会议,下达各项指标任务,各级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抓落实。但是对于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轻教学效果的现象却视而不见,对造成这些现象背后的陈旧规章制度,依旧听之任之。重视基础课需要有正确的打开方式。而学校的管理部门尤其需要发扬批判的精神,对陈旧的规章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教育部提出的“以本为本”“不唯论文”的标准落到实处。 第四,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
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首先要具备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教师队伍。因此,打造一支具有坚定信仰的教师队伍,对于基础课教学改革创新而言,就成为关键环节。香港持续的骚乱,暴露出来的香港教育阵地的失守,对我们应当是一个巨大的警醒。在新的时代,面对国际国内的纷繁复杂的思潮对青年一代产生的影响,基础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重要。教师不仅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需要不斷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教师队伍,这是实现课程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
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不仅体现在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课专业教师的培养方面,还要体现在将政治素质、师德师风不合格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上。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国家的大力培养,即需要国家通过有效的方式对在职的思政课教师进行培养,又需要国家重视思政课教师后备力量的培养。同时,国家必须对“吃饭砸锅”的思政课教师“零容忍”。思政课教师影响的是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年轻人不能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将产生巨大负面的影响,我们要培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有可能演变为社会主义的掘墓人。
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不仅体现在基础课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性和理论性建设上,还要体现在每位思政课教师对自身的缺点与不足的反思和不断修正上。思政课教师提升自我的起点就是在批判自身的基础上,找到差距和不足,“揭短”是为了发现不足,找到差距,缩小差距。基础课改革创新要找到着力点,就必须认清自身的“短板”,以缩小“短板”为抓手,在对自身的批判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不断推动教学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J],吴潜涛,陈越,《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201910期第7-9页.
[3]徐奉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2019年05期.
下一篇:高中生社会实践报告汇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