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标语

摇滚口号

| 点击:

【www.pindukj.com--口号标语】

篇一:摇滚音乐

摇滚音乐

摇滚音乐是一种流行音乐,有着一连串的打击声和强烈的节奏感,演奏时音量极大。摇滚乐通常由乐队、独唱和合唱演出。演出时音乐家们通常是边唱边演奏乐器。乐器通常由一个或两个电吉他、一个电巴斯(低音大提琴)和几个鼓组成。

摇滚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美国白人少年开始对有节奏的黑人伤感音乐感兴趣,这是一种强调节奏和打击乐,由美国黑人音乐者演奏给黑人听众的流行音乐。当音乐家和迪斯科唱片经理们意识到这些新听众的存在时,他们开始迎合这一听众群,迎合这些听众的音乐逐渐被称为摇滚音乐。到60年代早期,摇滚音乐已经成了美国青少年流行音乐的标准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过许多尝试和发展。到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新潮摇滚开始受到许多音乐迷的欢迎。新潮摇滚乐手通常身着古怪样式的服装,又回归到最初摇滚乐手所使用的简单方法。 爵士音乐

爵士音乐起源于20世纪初期,是一种美国黑人音乐,用来伴奏唱歌、跳舞以及烘托私人聚会或社交聚会的娱乐气氛。“爵士”一词的起源无人知晓,但是这个词在1917年第一批爵士乐唱片推出后逐渐为人们普遍使用。爵士乐是一种源自非洲并和欧洲的音乐成分相融合的音乐,它吸收了欧洲音乐的和谐与悠扬,但其节奏多源于非洲音乐。爵士乐的节奏不规律,它是一种多节奏音乐,也就是说它围绕着一个基本节奏使用许多节奏。

乡村音乐

这是一种地道的美国音乐,它起源于居住在美国东南部的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和威尔士的民歌。到19世纪的早期,他们的歌曲情调和节奏已变得适合他们的家乡,那里是山山岑岑,处处是挑战。

最初这种音乐被称为山间民歌——指的是阿巴拉契亚山脉“山区”的民歌。歌曲一般在家庭和朋友中间传唱,但总的说来,这种音乐还是仅限在它自己的社区内。在小镇上和关系亲近的家族中,它是人们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小型乐队通常由两个小提琴手和两个吉他手组成,他们演奏快速、复杂优美的旋律,为音调高亢和谐的民歌伴奏。这种风格逐渐被称为蓝草音乐。后来它又与其他风格的音乐——黑人伤感乐、爵士乐以及西南部的伤感民谣相融合,一直到它成为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乡村和西部音乐。

从一开始乡村音乐就是一种富有斗争性和坚定性的音乐。歌曲既颂扬艰苦的劳动和高尚的乐趣,也讲述浪漫的幽怨和经济困难。

1. Boney M

Boney M是一支老牌乐队。前西德的Boney M演唱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十分受人瞩目的一个演唱组,乐队成员来自四面八方,有的来自西印度群岛,有的来自牙买加。制作人是弗朗可.菲林(Frank Fariam)。Boney M(波妮埃姆) 不仅是一支在七、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Disco乐队,更是整个Disco时代的一个不朽传奇。

《巴比伦河》的曲调最初是牙买加的民间音乐,1969年歌手Brent Dowe, Tony Brevette, and Trevor McNaughton根据《圣经》之赞美诗填词。1978年,Boney M.首次演唱《巴比伦河》(对歌词略作改动),在欧洲乐坛引起巨大轰动,单曲销量创下了英国唱片史上的纪录。

Note: 在《希伯来圣经》中,「ZION」有好几层的意思,可以指所罗门王建造圣殿所座落的山,即锡安山。进一步可以指整个圣城耶路撒冷,但更多的时候就是指全部以色列民。据可靠的历史资料,至少早在大卫和所罗门王的时代,「ZION」就已经成了以色列的民族象征。

2. John Denver

生辰:1943年12月31日

祭日:1997年10月12日

出生地::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维尔城

原名:小亨利·约翰·得奇道夫

职业:民谣歌手

信仰:基督教

荣誉:21次金唱片奖和4次白金唱片奖

代表作品:Take Me Home,Country Road;Rocky Mountain High;Sunshine On My Shoulders;African Suise;Trail Of Tears;

Annie's Song等

1964年:大学毕业

1965年:加入了查德·米切尔三重唱组(Chud Mitchell Trig)

1972年:进入电视圈,成为美国广播公司“午夜特别节目”的主持人

1974年:成为美国唱片最畅销的艺人

1976年:开办自己的唱片公司

1977年:制作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噢,老天》(Oh, God)

1997年10月12日:在加利福尼亚海湾因飞机失事不幸身亡,终年53岁

其他经历:曾到中国、前苏联演出,致力于慈善和环保事业克林顿总统对丹佛有着很高的评价:“他是保护环境的斗士,他为保护我们的自然遗产而贡献了大量的时间,做了许多重要的事。他在苏联、中国、越南的旅行演出打开了民族之间相互理解之门。”乡村音乐历史学家Bob Oermann说:“约翰是最受瞩目和欢迎的人,他在通俗音乐和乡村音乐之间架起了桥梁

美国反文化运动探源

提起“反文化”(counter-culture)一词,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起美国60年代的摇滚乐、吸毒、性反常、堕胎、裸奔等迷恋怪癖和追求荒诞的嬉皮文化,以及嬉皮士们在纽约中央公园、旧金山金门公园和纽约郊外伍德斯托克(Woodstock)的昼夜狂欢, 及至以后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 、多元文化(muti-culture)及其对主流文化的挑战。

如果严格从字面上理解,“反文化”运动是指美国60年代在青年人当中流行的以反战和反主流文化为特征的一种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 第一次将“反文化”归结为以60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青年人抗议运动为特征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海沃德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Hayward)历史学教授西奥多?罗斯扎克。他于1969年出版的《反文化的诞生:反思技术社会及其年轻人的反叛》一书,在嬉皮辍学者和学生中的激进分子这两个分裂的群体中间找到了契合点,那就是反文化,亦即反抗以技术为主体的工业化社会。 在他的定义中,反文化运动是指60年代发生在美国社会的一切抗议运动,既包括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等方面的政治“革命”,也包括摇滚乐、性解放、吸毒、嬉皮文化,及神秘主义和自我主义的复兴等方面的文化“革命”。

通常,人们把那些激进的青年学生主张用激进手段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运动称为“新左派运动”,而把那些中途辍学、以期通过吸毒、放纵等方式进行的文化反叛,称为“反文化”运动。本文无意在这里做概念上的界定,姑且将60年代发生在政治及文化领域的反抗运动统称为“反文化运动”。这首先是因为,对主流文化、对现存制度的不满与批判,对妇女、对少数民族处境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是这两种运动的共同特征,而他们又源出于同样的历史背景。其次,从成员构成上看,很难在两者之间明确区分。不少反文化运动的参加者,同时也是新左派运动的成员。

之所以吸毒、留长发、要求性解放、追求荒诞,是因为我们想告诉人们美国社会出了问题。我们想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表达对爱、自由、和平的渴望和对正义的追求。

1964年9月24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年仅22岁的哲学系学生马里奥?萨维奥(Mario Savio)和阿特?戈登堡(Art Goldenberg)等发起并领导了校园“言论自由”运动(Free Speech Movement),抗议学校当局禁止在校园内谈论民权运动和发表反越战言论。10月1日到2日,加州政府出动国民警卫队前来制止,学生与警察对峙长达32小时,一些学生运动领袖被逮捕, 反文化运动的序幕由此而拉开,以后逐渐蔓延到美国其他所院校及学校以外的地方。1968年,该运动因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肯尼迪遇刺、越战的不断升级而达到高潮。

乍看起来,反文化运动至今没有完结,它因80年代发端于美国高校的多元文化运动而得以延续。但实际上,作为一场以争取民权和反战为目标的反抗运动,它在1975年随着越战的结束而告终。自此以后,反抗运动渐趋平息。这是首先是由于,就社会政治领域的抗议运动而言,运动的一些目标已经实现。美国从越南撤军,反战运动因此而停止。1964年的民权法、1965年的投票权利法和1963年的同酬法在国会获得通过,以及1965年“肯定性行动计划”的提出并实行,深刻地改变了黑人和妇女在美国社会及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虽然黑人反种族歧视的斗争和妇女解放运动此后仍在继续,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在70年代中期暂告一段落。就文化领域的反抗而言,由于嬉皮士们的反抗手段日益激进,运动因逐渐失去了社会的广泛支持而日趋衰落下去。同时,反文化运动参加者年龄的增长也是反抗运动趋于平静的原因之一。到70年代中期,“婴儿潮”头一年出生的人已年届30岁,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他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如何面对来自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韦德?克拉克?鲁夫则注意到了冷战对社会思潮向保守主义回归所起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冷战的对峙既激起了美国这场大规模的反抗运动,同时又促使了美国人向保守主义回归。这是因为,冷战的不断升级以及美国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失败,使不少美国人感到美国所赖以存在的民主制度正在受到威胁,而稳定的家庭生活是美

国国家安全所必需的,也是冷战中美国保持对苏优势地位的首要条件。

反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爱、正义、自由和和平。就运动本身而言,它包涵以下几方面内容:⑴民权运动;⑵ 反战和平运动;⑶文化反抗运动,即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反抗一切现存文化的运动。

当然,每一种抗议运动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本文所要力图探讨的是美国60年代这场反抗运动的根源。本课题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的另一个问题是美国“婴儿潮”一代(the baby boom generation)。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自1946年到1964年,美国出现了一次人口高峰。在此期间出生的人被称为“婴儿潮”一代。在“婴儿潮”头十年出生的人,60年代抗议运动发生时他们大多就读于高中或大学,是抗议运动的主体。因此,反文化运动的发生与这一代人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本文将主要采用口述历史的方法,并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发生在60年代的反文化运动作一历史考察。

一、亲历者的反思

1999年1月至8月笔者旅美期间,通过电子邮件、电话、通信,以及面对面的交谈等方式,采访了100多位反文化运动亲身参加者。篇幅所限,我无法讲述所有被访者的故事,在这里,仅选取了其中我认为最有代表性的6个人。他们生活在美国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肤色和经历,具有大学或大学以上的学历。他们的年龄全都在50岁左右,属于“婴儿潮”一代中的年长者。抗议运动发生之时,他们正在大学里读书。

采访中,我提的问题主要包括:60年代,他们分别参加过哪些抗议运动?这些抗议运动为什么都发生那个年代?如今他们怎样看这场运动?是否为自己以前做的事情后悔?

为保护个人隐私,我曾试图避免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和身份。但令人惊讶的是,在我为此征求他们的意见时,他们一致要求用他们的真名实姓。这体现了他们对自己所参与的这场反抗运动的自豪。

玛格丽特?霍尔特(Margaret Holt, 白人,女,1947年生,佐治亚大学教育学博士,佐治亚大学成人教育系教授)“我本科就读的大学是在克利夫兰附近一所很小的学院。那时,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电影《毕业生》(the Graduate)风靡大学校园,我们以为电影所描绘的图景就是我们应该有的大学生活,那就是喝咖啡、吃巧克力、弹吉他、议论时政、改造社会。那时我觉得改造社会是大学生的使命。

“记得那时我和其他同学聚集在校园,弹着吉他,唱着当时流行的反战歌曲,反对政府在越南所进行的战争。我们之所以这么强烈地反对越战,是因为我们这一代几乎每个人都有亲戚、同学或是朋友在越南前线作战或是死在了越南。我还参加了学生的“重新发现良心”社团,这是一个妇女组织,要求学校在法律、工程、商业管理等专业招收女生,聘用女教师;要求妇女能够拥有控制自己身体的权利-避孕和堕胎权。

“我一直在想这种反抗与美国经济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出现经济繁荣。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完成了向工业化的过渡。与农业社会不同,电视、电话、汽车,使成长在工业社会的孩子们有了生活在农业社会的人所无法想象的自由。他们可以开车去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他们可以从电视接受各种信息,父母开始失去对他们的控制。而持续的经济繁荣,也使父母有条件溺爱孩子。”

苏珊?威利(Susan Willey, 白人,女,1946年出生,资深记者。1999年7月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目前在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新闻学院任教)

“我就是当年的嬉皮!我从不为30年前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我也经常这样骄傲地告诉我的孩子和其他年轻人。我觉得人们普遍对当年的嬉皮有一种误解,觉得他们颓废、玩世不恭。其实并非如此。那时我们之所以去伍德斯托克,之所以吸毒、留长发、要求性解放、追求荒诞,是因为我们想告诉人们美国社会出了问题。我们想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表达对爱、自由、和平的渴望和对正义的追求。我始终热爱我的祖国。30年过去了,我觉得自己初衷未改,只不过为之奋斗的方式从街头抗议转为思想领域。我为自己能有机会为和平和正义而斗争感到骄傲。

“越战发生时,我正在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读大学。我参加并领导了?母亲和平运动?(Another Mother for Peace Movement),反对越南战争。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战争危及孩子及其他一切生命!?(War is not healthy for children and other living things)。我同时还是?内布拉斯加和平运动?的成员。记得在一次反战集会上,我见到尼克松。他距我只有几步之遥。记得当时我使出平生力气,冲他一遍又一边地高喊:?和平第一!?(Peace is the number one!)

“年轻人的反叛和质疑,是很正常的。但从文化史的角度上看,为什么反文化运动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这首先是因为60年代我们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战争在亚洲的不断升级,猪湾事件,约翰?肯尼迪、罗伯特?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的遇刺,民权运动的不断发展,美苏太空竞赛,以及水门事件。种种事件表明,我们生活在恐惧当中。其次,我们是历史上上大学人数最多的一代,我们的父母大多是中产阶级,有能力供我们接受大学教育。同时,我们也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第一代。电视通过画面而不是文字,告诉我们世界其他地方正在发生的事。1970年?五四惨案? 在肯特大学发生以后,我们清晰地从电视上看见荷枪实弹的警察与学生的对峙,以及倒在血泊中的同学。我们被所看到的场面惊

呆了。记得当时有位男同学沉默片刻,然后突然大叫:?政府在杀我们!政府敢杀我们!?我们这一代人不相信政府,我认为这是原因之一。”

卡罗尔?帕特森(Carol Paterson, 白人,女,学士,1947年出生,加州大学联合分校农业技术推广员)

“你想知道我们这一代与其他代的不同吗?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们是被宠坏了的一代。我们的祖父母经历了“大萧条”,他们的生活非常节俭。我们的父亲则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们很以这段经历为荣,当时整个美国也以他们为荣,因为他们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者,他们拯救了世界。他们可以从银行得到贷款,到郊外买自己的房子,有钱买孩子想要的玩具、供他们上学。商人瞄准时机,以我们为对象生产出各种商品,广告商也为此大作宣传。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在未成年时就有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只要我们坚持,就能够能得到想要的任何东西。因为幼年时,我们确实得到了很多想要的东西。联想起我们在60年代的反抗,那时我们觉得只要我们坚持到底,政府就会让步。

“60年代学生运动时,我正在距伯克利只有40英里的一所学院就读。我们非常关注在伯克利分校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学校的学生也曾经聚集在教学行政大楼前抗议,表示对伯克利学生的支持。我参加过一些反种族歧视的游行,但多数情况下,我是旁观者,因为我弟弟被征召去了越南前线。他从那里来信告诉我,他的一个朋友死在了战场。我怕极了,每天为他祈祷。我知道这场战争是非正义的,但我不敢参加任何一次反战游行,我不能反对我弟弟正在进行的战争。后来情况很惨。战争结束后,美国从越南撤兵。凌晨3点多钟,我弟弟偷偷潜回了家。他们没有像以前那样被当成为国而战的英雄,而是像做了错事或是小偷一样怕在白天被人看见。”

爱德华?阿农(Edward J. Arnone, 白人,男,1950年出生,学士,资深记者,凯特林基金会大众传媒项目主管)“我在马丁?路德?金遇刺后的两个月高中毕业,进入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专业就读。对于金牧师的死,有些人感到悲哀,有些人感到愤怒。因为他在很多人心目中是英雄,这让人想起了五年前约翰?肯尼迪的死,他们代表着一种希望,而他们的死,使人们感到希望的破灭。我当时的感觉是,我们的社会有些地方出了问题。而使我感到困惑的是,那些参加反战及民权运动的人,都被指责为反对美国,是共产党。这更激起了学生们的反抗。

“就我个人而言,马丁?路德?金及其追随者所进行的事业深深打动着我。我生长在南方的佛罗里达—一个种族问题非常严重的州。佛罗里达大学位于州的中部。校园里,既有保守的也有自由的思想。但当我们走出校园,就发现自己被保守派所包围,遭到很多批评。如果是黑人,还会受到歧视。处在这种分裂社会里,每个学生都会身不由己地卷入抗议运动,更何况电视上每天不停地播放反战运动和民权运动的消息。

“我那时正好到了征兵的年龄,战争一天天地继续,和其他男同学一样,我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因为毕业就面临着上前线。我们当时的恐惧是,自己迟早会被征兵去越南。我想尽量延长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我甚至想去加拿大逃避兵役。总之,当时我非常苦闷,开始尝试毒品,当时毒品随处可以找到。我们那时的信条是?觉得好就去做?!(If you feel good, do it!)

“马丁?路德?金遇刺之后,国内对峙日益紧张,并开始趋向暴力。1970年在肯特大学发生的?五四惨案?震惊全美,我所在的佛罗里达大学也发生了类似的暴力冲突。在国际上,美国与苏联的对抗以及越南战争的不断升级,这在我看来美国在世界上四面出击,而且越来越孤立。我们要拯救我们的国家。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是学生,卷入了抗议运动。”

西萨?麦克多维尔(Ceasar McDowell, 黑人,男, 1950年出生,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麻省理工学院教育学教授)“60年代以前,美国是一个种族隔离非常严重的社会。在这种制度下,有色人种生活非常贫困。我出生在科罗拉多州一个贫苦的黑人家庭。马丁?路德?金遇刺时,我正在上中学。消息传来,我感到非常愤怒和悲伤。我是学校乐队的成员,记得当时我演奏了一曲《天恩浩荡》(Amazing Grace),以寄托哀思。就在他遇刺的那年年初,我曾亲眼见过他。他来到我们的教堂演讲。他的演讲是那么地激动人心,他讲述的不是恨,而是爱。他代表着黑人的希望。

“1969夏,伯克利分校?人民公园?事件 发生时,我正好在那里。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情形非常可怕。政府动用了直升飞机、坦克车和催泪弹。此后,抗议活动遍及全美各地的校园。因为我是黑人,所以我更多地卷入反战和黑人民权运动。文化革命的参加者多是出身于富裕家庭的白人学生,他们的确体多次验了性和毒品。 当时我父母非常为我担心,因为激进的?黑豹党?扬言要用武力推翻美国现有的制度,建立黑人共和国。一场战争似乎就要在美国发生。

“我曾在大学里讲授过反文化运动的课。我觉得这场运动所采取的方式值得注意。虽然他们反抗社会,虽然这场运动客观上带来了离婚、吸毒、酗酒等社会问题,但所采取的反抗方式并没有对社会或他人造成直接的破坏,他们更多的是自我放纵,有的伤害自己,如吸毒、酗酒、服迷幻药等,或是建立青年聚居区。他们是想通过这些标新立异的方式告诉人们美国社会出了问题。他们反抗的目的不是要打碎一个旧世界,而是进行制度内变革。”

安?马克(Ann Mark, 白人,女,1946 年出生,伯克利分校1972年毕业生,硕士,伯克利历史协会会员)

“60年代学生抗议运动时,我正在伯克利读大学本科。我是?言论自由运动?和?人民公园?事件的亲身参加者。记得当时同学们齐心协力,往?公园?运送砖瓦,想在那里盖房子。每个人工作得都非常努力。我们想要向社会表达的是:目前

的美国社会出了问题,我们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要按照我们的理想,在这里建造一个充满了爱、正义与和平的完美的社会,而这就是美国的未来。

“我是反战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我觉得自己这样做,既为自己的良心,也为国家。我曾参加过当年伯克利学生的?拦截火车行动?。1965年8月,一辆往越南前线送兵员的列车经过这里,学生反战团体?越南日委员会?组织同学卧轨,以阻挡火车通过。但就在火车到来之时,我们被警察强行拉走了。”综观上述几位亲历者生动的叙述,不难看出,他们对这场运动的看法和参与程度,因种族、性别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他们在60年代的经历也不同。在反文化运动根源这一问题上,除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越南战争等显而易见的原因之外,他们的谈话还涉及冷战对峙、经济繁荣和社会动荡等方面的问题。

二、富裕社会的宠儿

威廉?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一书中说:“人们如果对于新的繁荣所带来的50年代生活方式没有一定的体会,就不可能理解15年后发生的社会反抗。” 事实正是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6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持续繁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1961年2月到1969年10月,美国经济连续上升104个月,这在美国经济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美国的富庶是当时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所难以想象的。“近60%的家庭自报工资收入属于中产阶级。仅从40年代后期起,平均家庭收入已由3083美元提高到了5657美元。增长了48%。用阿道夫?伯利的说法,美国那时是?奔驰的资本主义?。”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则把这时的美国社会称为“丰裕社会”。

在技术方面,晶体管的发明给美国带来了又一次科技革命。随之而来的是家电产品的极大丰富。按纽电话、立体声收音机、电热毯、烘干洗衣机、空调、速冻食品,都是在50年代出现的。这些发明的不断问世和普及,逐渐成为中产阶级的生活必备,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和观念的变革。同60年代的喧嚣的抗议相比,这观念上的变革可以说是一种“寂静的革命”。

首先,婴儿生育率极大地带动了消费品生产与需求,美国在50年代出现了消费热潮,兰登?琼斯把它称之为“大野餐”(Big Barbecue) “ 婴儿潮”一代从一出生加入了消费热潮。早在1948年,经济学家们就预测,新生婴儿的不断增加将引起诸如住房、食品、玩具、电气用具和学校需求的增加。当时在纽约的地铁公共服务标语牌上就写着这样的标语:“在发展中的美国,你有远大的前程。每天有11000婴儿出生在美国。这意味着新企业、新工作、新机会。”

伴随“婴儿潮”而来的是住宅的日益郊区化。美国居民住宅的郊区化倾向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由于婴儿的不断出生,加上贷款容易,所以很多年轻的夫妇,开始移居郊外建造他们理想的住宅。据统计,在1948-1958年的10年间所建房屋中,有85建造在郊区。私有住宅从1949年到1950年上升50,到1960年又增长了50。美国买房首次超过租房。

郊区化又直接带动了汽车业的发展,因为汽车是近郊不可替代的交通工具。据统计,汽车拥有量随出生率的上升而不断上升。 1945年,汽车登记量为2600万辆;到50年代末这一数字增加为6000万 。汽车在“婴儿潮”一代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是第一代在学会走路之前就坐进汽车的人。而汽车又赋予了他们在农业社会中所无法想象的自由。

当时美国社会中普遍弥漫着一种乐观主义情绪:GNP在上升,失业率在下降,中产阶级开始移居郊外、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美国也开始把人送上月球。在美国人看来,美国梦正在实现。

电视广告那时虽然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却对这一代人期望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他们出生以后,生产厂商和广告商们瞄准了这一代人。在他们脱离尿布之后,商业广告相继推出了从百事可乐、面包圈到郊区别墅、汽车等产品。广告使尚在婴幼期的他们变成了消费者。他们在未识字以前,就认识了面包圈、玩具和可乐的名字。还未进幼儿园以前,他们就会唱:“百事可乐,口味宜合!”(Pepsi-Coca hits the spot!)。而此时的推销员们也发现,这些婴幼儿的父母最终会顺从地购买广告上的产品。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回忆道:

“我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突然有一天,除了我以外,班上所有同学都成了戴维?克罗克特(迪斯尼卡通中的人物—作者注),戴着浣熊皮帽。因为只有我没有,所以我被当成倒霉的墨西哥人首领。放学回家的路上,同学们还追着嘲笑我,直到父母给我买了顶浣熊皮帽。”

战后美国人的富足,给“婴儿潮”一代带来了更多的玩具、更多的钱,并受到更多地照顾。他们有条件上较好的学校,读较好的书,有较好的老师。他们的父母为他们骄傲,也对他们寄予了更多的期望。而他们自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被溺爱的一代。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值也自然比二战一代的父母、“大萧条”一代的祖父母要高。他们有理由相信自己将来会生活得更好。所以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感到了希望的破灭。

其次,电视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电视技术出现于19世纪20年代,但大量进入普通美国人的家庭是在19世纪50年代。1938年,美国人电视家庭拥有率不足2,到50年代末,这一数字上升为86。到

篇二:精典广告词

1、中国可以说不。——1996年,《中国可以说不》热销,之后“说不”的声音风起云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前方1500米!——1996年瀛海威公司在中关村竖起了这块著名的广告牌。如今瀛海威已黯然谢幕,但当时提出的这一命题已经无需回答。

2、我每天给中央电视台开进一部桑塔纳,开出一部豪华奥迪,我们是一年走了10年的路。——1995年年底秦池酒厂夺得央视广告标王,该厂厂长如是说。由于广告的巨大效应,秦池1996年1月即完成产值2.18亿元,而此前只有1.6亿元。

3、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前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1996年的名言,后来张朝阳把这句话改造为“只有诚惶诚恐者才能生存”。

4、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香港第一任特首董建华的名言,后来被反复引用。

5、其实,男人更需要关怀。——一则药品广告的广告语。

6、没什么大不了。——一则丰乳产品广告语。

7、科技以人为本。——诺基亚宣言,和爱立信“一切尽在掌握”相比,诺基亚这一宣言不仅超越了英文原文(Connecting People),而且更人性。

8、长城永不倒,国货当自强。——国产洗发水广告词。以“国货”作为广告诉求,在“中

国可以说不”的语境下很能激起人们的认同。

9、小平同志您走好。——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北京人民打出这样的横幅。老人家以92岁的高寿辞世,人们虽然悲痛,但平静接受。

10、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在回归后的首个赛马日,几乎所有香港报纸都以这句话作为标题,显现政权交接后的平稳过渡。

11、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时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1997年起,《大话西游》开始在年轻人当中流行,这段话成为他们特有的切口。

12、有话好好说。——

本文来源:http://www.pindukj.com/jianghuafayan/54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