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精选8篇)

| 点击:

【www.pindukj.com--调查报告】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范文(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篇1

  一、小城镇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交通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规划先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的原则,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小城镇功能。按照高档次、高标准、超前规划的总体思路,投资8万元,邀请北京北方设计研究所编制完成了镇域总体规划,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二是统筹协调,全面抓实繁荣发展明珠商城工作。重点实施了陈庚街、杏林街南延工程和明珠路升级改造工程。陈庚街南延工程全长268米,宽12米,正在进行道路硬化,南部路面现已硬化完毕,沿路两侧建成商铺150间,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所有商铺已全部预售完毕。杏林街南延工程拆迁工作正与相关单位积极协调,施工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明珠路升级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共铺设便道3500平方米,安装路灯14盏,中华灯2座。三是示范引导,统筹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目前,占地60余亩的明珠社区一期工程1—5号住宅楼已交付使用;6—8号楼已完成100套单元房主体工程建设,目前正在扫尾。9—13号楼共270套单元房,第五层正在封顶。道路硬化、地热供暖、给排水、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已经完成。

  二、存在问题

  1、基础设施陈旧,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仅靠镇财政投入难度较大。

  2、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自我运行能力不足,明珠商城管委会作用发挥不明显。

  3、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难以建立。

  4、明珠商城无鲜明特色,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明显。

  三、下步工作打算

  1、制定完善明珠商城建设规划,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分类清晰、功能完善、形成规模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2、由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商城自治管理机构,吸收部分商户业主共同参与,加强市场日常管理。

  3、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商城内交通、排水、照明、卫生等基础条件。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外地客商投资,打造规模化专业市场。

  5、进一步整合商城内闲置土地,合理开发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6、引导商户经营项目集群发展,科学分行划市,建设多条特色经营街道。

  四、几点建议

  1、县委、县政府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小城镇建设配套资金,解决资金投入难题。

  2、加大对非法、违章建筑打击力度,赋予乡镇执法权限。同时,在建筑方取得土地使用资格的基础上,赋予乡镇办理开工建设证明、规划许可证权限,为商城内土地开发、设施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3、协调物价部门为乡镇办理执法证明,为建立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提供法律依据。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篇2

  政法机关要根据政治严格、业务严格、责任严格、纪律严格、作风严格的要求,努力建设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负责、廉洁的政法队伍。要加强纪律教育,健全纪律执行机制,以铁纪律带出铁政法队伍。要以最坚决的意志、最坚决的行动清除政法领域的腐败现象,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今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政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政法队伍建设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法委员会和中央政法机关多次发行文件,从铁规禁令、正风认真纪律到坚定信念、鼓励负责人,从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到公开严格执行公正司法,政法系统提高团队能力,警察素质的组合拳。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局部机关在职人员XX人(核定中央政法专业编制x人,实际上有XX人,其中x人是工作人员,x人已经退出二线,事业编制x人,实际上有事业编制x人),其中局长x人,副局长x人(X1人),主任科员x人,纪检组长x人,副主任科员x人,二线副局长x人有法律本科学历的XX人,有法律专业学历的X人,有其他专业学历的X人,有中专以下学历的X人,其中有律师资格的x人,有公证员资格的x人,有法律援助资格的x人。

  二、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一是以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学习贯彻xxx精神,牢牢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加强我区司法行政工作的坚定性和敏锐性。同时,我局结合全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社会要求,加强学习型机构建设,继续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际成果,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机构自身建设,全区司法行政干部和法律人员综合素质二是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理念贯穿司法行政工作的全过程,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增强服务大局意识。三是创造五型机构,创造五型班级,即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实际工作型。要求班组成员加强调研,坚持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制度,提高自身素养和理论水平。

  (二)加强业务建设。一是加强学习。为了尽快进入新的角色,适应新的职场,要求班级成员加强业务学习,加强新的法律知识学习,与时俱进,适应新体制下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需要。二是体现在工作创新上。我们结合形势任务和自己工作的要求,在团队建设中开展两个一个活动。也就是说,每个员工都要准备法律课,研究行政执法部门的实用法律知识。努力使所有员工成为具有法律知识、协调能力、综合分析、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加强新媒体时代与人民的沟通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政法机关抓住法定责任履行,抓住新媒体时代社会交流能力提高,积极适应媒体结构的深入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深入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实际推进政法微博建设,利用新媒体公开提高公信基于此,我局多次派干部参加网络知识业务学习,开设新华区司法局行政网,由负责人负责。

  (3)加强作风建设。班级风格的建设直接影响局部机构的形象。局班领导多次访问社区和村庄,征求基层领导意见和建议,发行征求意见表,认真征求各级领导和全区许多人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改善工作风格,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另外,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围绕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防腐体系,进一步加强系统党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廉政意识,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开展风险点自我调查和防范工作,进一步完善司法行政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管理监督工作机制。实行三重一大(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免责、重要项目安排、大量资金使用)要求,在思想风格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扬实事求是的风格,确立权利为民谋的宗旨。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

  关于如何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团队素质,将司法行政团队建设成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团队,更好地承担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责任,我局决定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坚持政治建设警察,保持思想教育的经常性、系统性、目的性和有效性是强化团队建设的基础。针对干部队伍思想现状和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指导者、团结人员、激励人员的作用,充分调动干部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治思想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教育训练是提高政法团队素质的重要环节,深化学习型机构建立活动,有机结合法律知识、法律业务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训练,培养知识复合型干部队伍。

  (3)加强组织制度管理。一是健全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竞争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规范工作行为和工作程序二是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形成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在本单位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测方法,形成自觉遵守和监督检测的强大合力,形成自觉制度约束意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

  (四)加强辅导班的建设。这是团队建设的关键环节,只有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各个方面发挥模范作用,才能带出好的团队,取得好的业绩。首先,我们应该纠正我们的位置。我们应该以市政局为主,要求市政局在服务区委员会和区政府中心的工作过程中实施。其次,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的作用。我们应该研究如何在新时期为政府服务第一,如何为当地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法律环境。三是加强辅导班本身建设,培养辅导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有所作为、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时代精神。

  四、明年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探索公调对接机制,进行人民调停员培训。

  二是继续深化社区矫正管理工作。认真贯彻社区矫正各规章制度,努力提高教育矫正质量和效果,安心稳定身体。

  三是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国学普法宣传工作。以国学普法为载体,继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八进活动,进一步探索法八进的新形式、新内容。

  四是切实做好法律援助和公证工作。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垄断面,使法律援助渠道顺利。严格公证处内部管理,严格办理证书手续。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篇3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按照要求,通过收集资料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小城镇建设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小城镇建设概况

  ㈠调研范围及小城镇概况:

  1.小城镇调研范围:

  含集镇规划区内的x个小城镇,共辖x个行政村

  2.人口及资源基础资料:

  镇域总面积x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万亩,林地面积  亩。小城镇共有人口x人,其中,从事农业 人,工业 人,建筑业人,交通运输业 人,商饮服务业 人。

  3.能源使用情况:

  小城镇镇域共有沼气池 个,年使用秸杆吨,煤气 吨。

  4.主要工业企业情况:

  小城镇镇域形成以纺织、米面加工、建筑建材、摩擦材料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企业共家,职工总人数 人,年工业产值 万元,年利润 万元。企业占地面积 m2,建筑面积x平方米,年用电量 KW.H,年用水量 吨,每年排出废水 吨,废渣 吨。

  5.主要交通道路情况:

  小城镇镇域主要交通道路x条,总长x千米,总面积x平方米。

  6.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情况:

  教育机构:共有幼儿园 个,共有幼儿人;小学 个,在校学生 人;初级中学 个,在校学生 人;高级中学 个,在校学生 人。

  文体科技:文化站个,占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医疗设施:医院 个,可容纳 位病人,共有床位x个。

  商业金融:信用所个;保险机构 个,参保人数 人。

  集贸设施:集贸市场 个,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 平方米。

  7.生产产值情况:

  小城镇镇域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万元,第二产业产值为 万元,第三产业产值为 万元。20xx年财政收入 万元,财政支出 万元

  ㈡小城镇发展概况:

  目前,x镇形成了以农业镇、商贸镇为主要发展对象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发展概况如下:

  x镇镇区规划面积x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x平方公里,人口x万人。

  xx是一个农业大镇,地处xx,土地肥沃,适合粮、棉、木耳等农副产品的种植。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完成了xx路、xx路等镇区主要道路的维修刷黑工作;大力实施国家安全饮水工程,改造完工后,可以使 个行政村 万人用上符合饮用标准的卫生水。目前,镇区道路硬化率已达x%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x%,排水管网覆盖率达x%以上。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投资力度,使镇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二、我镇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建设和贯彻实施有脱节情况:

  1)x年市政府统一投入资金,由市x修订了各村的中心村规划,但由于制定的规划标准较高,,时与村民的考虑的方便、便捷不能统一,村干部擅自表态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了规划执行困难。     2)规划建设管理的宣传工作没有跟上,落实不严格,村民建房报批意识淡薄。致使镇区农村不按规划建设无序建设的比较多,农村建设房屋高低参差不齐,立面效果差,建设品位较低。

  2.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从2008年1月实施以来,省、市一直没有关于村镇规划管理方面的实施细则出台,村镇建设管理人员已退出了事业编制,企业化管理的服务中心没有执法权限,福利待遇、养老保险等方面的切身利益难以保证得到长期解决,直接影响村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基础设施仍然是薄弱环节:

  小城镇供水、排水、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绿化覆盖率低,部分道路高低不平,路况差。基础设施配套费的停收,使可用的建设资金减少,配套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使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吸纳社会资本、人才的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了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财力匮乏制约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事业。而现行的财政体制使镇政府的财政收入仅够支付工作人员的工资,无力再搞建设。城镇供水、排水、环卫、路灯、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

  5.配套扶植政策有限:

  小城镇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扶植配套政策不多,上级资金配套力量太弱。

  6.企业带动效果不明显:

  入镇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不能形成经济带动作用。企业入住镇区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当地基础设施的有效方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几乎没有形成规模大企业,而且大部分是私营企业,融资方式匮乏,发展速度缓慢。

  三、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1.高起点编制小城镇规划:

  按照城乡一体化进行规划,拉大小城镇骨架,提升小城镇规划建设档次。城市空间扩展步伐的加快,使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促使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要真正实现城区与镇区的城乡一体化,就要把更大区域内的镇区居民点、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同城市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

  2.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管理水平:

  一方面加强基层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建设,完善乡镇级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另一方面加强对各级小城镇建设干部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建立完善监督机构,加强对村镇建设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

  3.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坚持走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经营城镇的道路。一是抓住国家重视小城镇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二是把国有土地资产和公共基础设施有偿推向市场,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三是争取银行贷款。四是引导新上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聚,扩大城镇规模。

  4.配套相应扶植政策:

  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观念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引导、支持。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并配套相应扶植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镇街建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现小城镇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我镇的小城镇建设今后要在完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上下功夫,才能有效提高小城镇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发展区域经济。

  6.走企业带动战略:

  企业的发展不但可以繁荣地方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当地财政税收,通过税收可以改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收入等,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在发展企业,特别是发展当地企业上下工夫,壮大我们的经济实体,带动当地小城镇的发展。

  总之,在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把重点中心城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健全、环境整洁、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篇4

  一、从调查情况看,我乡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8点:

  (1)城镇建设发展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德兴乡位于陇西县西北部,东与德兴乡接壤,南临柯寨乡,西与双泉乡相邻,北与渭源县交界,东西宽约11公里,南北长约15公里,总面积110、4平方公里,海拔2135-2447米,年降雨量约300毫米,无霜期约130天,乡政府驻地眼窝距县城56公里。近年来,我镇被县委、县政府列为小镇建设乡镇之一,镇党委、镇政府根据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基础先行、分期实施、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突出城镇改造,优化投资环境,多方筹资,精心施工,全面开始实施小镇建设,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区建设不断加快,城镇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规划建设范围、品位、功能布局、容积率等方面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二)建设发展存在管理不足、品位低的现象。随着街道两新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聚集在城镇中心地区,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现有的城市管理人员相对不足,素质低,街道综合管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缺乏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品位普遍不高,特别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不足,摊位设置、混乱、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小、混乱、市场整洁、工业区平台环境不足等

  (3)小城镇建设缺乏统一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住宅建设曾经自由发展,无序、杂乱、不协调、科学性不足。此外,原计划水平低,县城镇系统计划和详细计划不足,建设发展需求矛盾越来越突出。突出的表现是建筑风格混乱,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缺乏美感,同时建筑住宅各自排队,缺乏统一协调。

  (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配套性差。调查显示,目前小镇建设规模较大,但道路、污水排放、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下水道建设缺乏科学规划,雨天积水,给人们旅游带来不便。

  (5)粗放建设,居民楼发展非常缓慢。由于前期统一规划不足,人们观念落后。现在的住宅建设多沿街大楼,呈现商贸与住宅的结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镇居民的居住环境。在调查中,一些家庭的住宅用地面积严重浪费,土地利用率低,面积超过了单纯住宅的需求。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地面积越来越少,土地的紧张状况也会出现。这要求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浪费。在这方面,居民楼的计划建设很重要。

  (6)管理滞后,小城市环境条件差。建设一个小镇,建造一些房子,修建一些道路并不的是如何规划和管理小镇。根据调查情况,主要存在乡镇建设、城市管理等部门因各种原因无法充分履行职能的问题。乡镇建设正式人员少,小城镇建设过程监督不力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困难,小城镇辅助设施建设落后,大众环境保护观念落后等,小城镇环境差,城市管理人员执法困难,强制清除也困难。二是部分群众卫生意识和环境意识薄弱,不文明行为还存在一定程度,加上部分群众的坏习惯,乱摆摊、乱堆、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的问题十分突出,脏、乱、差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7)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一是农业基础薄弱,尚未驱动型农业领导企业。二是工业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虽然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但大多数招商项目存活率低,贡献少,对小城镇建设的促进作用小。三是服务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大众文化、娱乐生活场所,难以满足大众物质文化需求。

  (八)财政困难,小城镇建设缺乏有效投入。近年来,为了实施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乡镇财源滚滚,尤其是工业不发达的乡镇。此外,小城镇建设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在没有上司支持的情况下,以乡镇财力建设小城镇,与杯水车的工资不同。

  二、主要措施和内容。

  十二五期间,街道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科学、持续、健康发展。

  (1)以农业产业规划为基础,建设现代农业产业链。

  (二)基于大规模新农村建设,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继续把新农村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抓,搞好新农村征地工作,加快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力、供水、污水、绿化等,实现新农村设施辅助三通一平,优化新农村发展环境,切实提高新农村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继续突出新农村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以两分之二交换试验为重点,推进农房改造集中进程。加快跨地区布局实施,探索布局新模式,努力扩大1城镇中心地区,计划到20xx年80%以上的农户聚集在城镇中心地区和城乡一体化的新社区,土地节约率达到50%以上,50%的承包地实现流通。加强对新社区基础设施的辅助和功能布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管理办法,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农民土地流转收入,与政府鼓励参加保险的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四)以完善功能布局为起点,提高小镇建设品位。结合德行乡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道路、供水、排水、绿化和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根据现代新农村建设要求,规划建设医疗卫生、学前教育、农村综合服务社、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文体活动中心、公共汽车停靠网站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参考城市成熟小区管理模式,实施自治式物业化管理,建设风格独特、品位高雅、功能完善、景观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街道。

  三、一些建议。

  一是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实现小城镇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重点关注环保、供水、交通、垃圾处理、防涝和道路改造,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二是高起点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在现有的基础上,重视小城镇的修理,提高沿街大楼的建设标准。严格按照新沿街建筑的新标准建设,改造危险的旧房子,提高小城镇的等级,局部整齐,整体协调。

  三是进一步扩大城市经济,帮助小城市发展。一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小镇发展奠定基础。二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企业在小城镇定居,适量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人流向小城镇。三是扩大服务业,坚持政府倡导、社会参与原则,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服务业,建设建设、娱乐、文化、休闲场所,满足大众物质文化需求。

  四是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小城镇管理专业团队。小城镇建设三分建设、七分管,高素质的城镇管理团队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要重视加大城市管理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素质和执法水平,致力于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做好优质服务,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加强城镇意识教育,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管理城镇的积极性。制定加强小城镇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完整的城镇管理规范,将小城镇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五是继续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推进小城镇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年初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大众好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整备力度,建立章制,形成长期的工作机制,为小镇创造规范、卫生、清洁、美丽和谐的环境。

  六是广泛开拓融资渠道,建立多种投资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开拓小城建设资金渠道。一是小城镇建设市场化。要改革小城镇的建设方式,从建设小城镇到经营小城镇。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的融资途径,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参与小城镇开发建设。二是实行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制定各种优惠措施,鼓励小城开发建设,同时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引导,支持小城建设。三是扩大开放,提高招商能力,利用外资开发建设小城镇,构建开放投资主体多样化、多层次新结构。

  七是做好结合工作,深入开展旧村改造工作。小城镇建设工作应与农村旧村改造相结合,特别是城镇驻地村,通过规划居民区、建设居民楼等方式提高大众生活质量,使农村居民社区化、城镇化。

  八是加强组织领导,统一安排小镇建设工作。成立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将小城镇建设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小镇建设工作,正确处理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四个方面的关系,使小镇建设统筹、协调、有序发展。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篇5

  《按照茶陵县城乡环境卫生城乡同治实施方案》的要求,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乡卫生同治已在全镇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以此为契机,我利用国庆假期两天时间,对我镇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周密调研,了解了一些实际情况,听取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从中受到了许多启示。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现状

  镇位于茶陵县东南部,南、北、西、东分别与桃坑、小田、尧水、腰坡、洣江、舲舫等乡镇和江西永新、宁岗两县毗连,全镇面积243平方公里,人口43716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建设,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大力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品位。20xx年以来,镇政府累计投资1000万元,高质量完成了光荣院大楼、3.5万伏变电站、客运站、畜牧大楼、医技大楼等民心工程建设,中心街路硬化、美化、亮化工程,排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位于镇政府旁边的文化大楼正在建设中。目前,严塘小城镇建设布局趋于合理,城镇规模快速拓展;投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建设与管理同步,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尤其是在201x年8月份开展城乡卫生同治以来,严塘小城镇建设速度明显加快,质量显著提高,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一是集镇卫生环境显著改善,“脏、乱、差”现象初步得到遏制。调查中,无论是路上的行人、商贩还是集镇街道两边的居民,都一致的认为严塘的街道较先前干净、整洁。8月15日以来,街道居民积极响应镇政府号召,配合政府及时拆除违章建筑、厂篷,严塘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二是城镇管理进一步规范。先后建立和健全了《门前三包制度》、《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制度》、《严塘镇“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等一整套制度,对车辆乱停、摊点乱摆、厂篷乱建等突出问题进行长效管理。每条街道增设了垃圾池,每户发放了垃圾箱,成立严塘城管中队,定时清扫收集清运垃圾,保持镇区内大街小巷全天候清洁卫生。三是居民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增强。通过书写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发放致居民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广泛宣传城乡卫生同治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做法,全镇掀起了城乡卫生同治的高潮。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中看,我镇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两点:

  (一)规划滞后,跟不上发展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人口的逐步流入,严塘房屋建设出现了任其自由发展,一派无序、杂乱、不协调、缺乏科学性之相。再加上原有规划水平较低,缺乏城镇体系规划和详细规划,跟不上建设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突出表现就是建筑房屋参差不齐,各自为阵,缺乏统一、协调。

  (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配套性差

  1缺乏统一的集镇市场

  这是在调查中居民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由于缺乏统一的集镇市场,许多小商贩便占道经营、随地摆摊、随意搭建厂篷,由此成为集镇环境卫生“脏、乱、差”的根源。街道两边的居民出于出行方便等自己的利益需要,不满意一些商贩在门前占道经营,许多商贩也饱受“脏、乱、差”之苦,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集镇市场来统一划线、统一竞争。自开展城乡卫生同治以来,“脏、乱、差”现象虽初步得到遏制,但距实现“生态严塘”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2道路设施配套性差

  (1)路灯的缺乏不仅给居民出行带来许多不便,也影响到了严塘中心小学孩子们的安全。严塘中心小学晚上8点20放学,很多小学生都是各带手电筒照路回家,而这时仍会看到许多车辆在街道穿行。调查中,多户居民对小学生的安全表示担忧。

  (2)道路高低不平,等级低,路况差。从镇政府至集镇十字路口地段,很多地方坑洼不平。

  (3)绿化覆盖率低,绿化树不足,分布零乱。在我镇城管中队制定的《严塘镇镇区“绿化”管理办法》中规定镇区居民户新建房屋实行自主绿化,绿化的树种必须一致,但绿化的树种并未做统一规定,而且执行效果不明显。

  (4)电线杆新旧并立,参差不齐;装备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路分布无序。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缓慢,使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吸纳社会资本、人才的能力较弱,直接影响了我镇城乡卫生同治目标的实现和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对策和建议

  (一)高度重视前期规划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规划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小城镇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一定要高度重视和尊重。与其它乡镇相比,我镇在规划设计上稍显落后。当前,全国正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全市正全力打好“城市提质、园区攻坚、旅游升温”三大战役,全县正大力深入开展城乡卫生同治,严塘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依据本地条件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小城镇战略发展规划,把规划设计与城乡同治结合起来,坚持以规划引领发展,进一步促进城乡卫生同治深入开展,开拓严塘小城镇建设新局面。

  (二)大力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工业生产、商品流通以及居民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小城镇功能作用发挥的前提,也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根本保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严塘小城镇基础设施重点主要应做好以下建设工程:建设统一的集镇农贸市场;硬化镇区内的主街道;修复路灯;改造电线杆和装备电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路;完善排水、供水工程;依托新建中的文化楼,配套建设宣传专栏、阅报栏,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把文化楼建设成为一个服务民众,扩大宣传的舆论阵地。

  (三)积极筹措建设资金

  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难点和关键,也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创新小城镇建设资金筹措的渠道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坚持“以地生财,以财建镇”的思路,充分利用级差地租,通过对土地使用权的拍卖、出让、转让和出租,筹措建设资金。要加大改革力度,将准经营性和纯经营性的基础设施推向市场。要放宽市场准入制度,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或参与建设严塘镇的公用设施,如农贸市场、医院、学校等。要鼓励能人大户以参加某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成立公司,负责筹措资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或项目承包,并对建成后的基础设施进行管理、维护和收费。同时,还要积极探索项目融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引外商、外资到严塘投资建设,逐步形成“市场主导,多方投资”的新格局。总之,就是要摆脱单纯依靠财政的被动局面,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全方位的小城镇建设投资体系,缓解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篇6

  如何加强县委政法委员会机关建设,充分发挥政法委员会机关领导、管理和协调政法、综合治疗、维持稳定工作的作用,是当前县委政法委员会建设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基本重要课题。本人结合XX实际,谈几点意见与大家讨论。

  一、XX县委政法委建设的基本情况。

  XX委政法委成立于XX年,现实有干部职工XX人。其中书记x名由县委常务委员会担任,副部级专职副书记x名,兼职副书记XX名,均为实职正科级研究生学历XX人,大学本科学历XX人,大学学历XX人,中学学历XX人,高中学历XX人,平均年龄XX岁。

  XX委政法委成立以来,积极发挥政法工作参谋助理作用,在县委、县政府精准领导下、上级政法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工作大局,组织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政法团队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查处理,集中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充分发挥领导、管理政法工作职能作用,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正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主要做了六项工作:

  (一)着力构建维护稳定的工作结构。紧紧抓住维护稳定工作,宏观统一安排维护稳定工作,定期分析治安形势,及时研究部署工作,推进安全建设。加强与政法各部门的联系沟通,统一行动,紧密配合,提高政法部门协同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稳定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及时协调解决政法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政法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建立和推进稳定领导责任制,促进社会各界支持,参与稳定工作,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各部门共同管理、共同参与的稳定工作结构。

  (2)大力提升政法团队整体素质。近年来,坚持不懈组织政法部门开展学习党的理论、渠道、方针政策。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政法干部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一系列活动,着力提高政法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规范政法干警执法行为,深入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教育活动。始终坚持三至上,努力四心,有效解决政法干部法律不依赖、执法不严格、事件不公平、浪费法律等问题,提高全体干部的综合素质。及时组织政法、综治干部培训教育,切实提高政法干部业务技能和执法水平。

  (三)不断加大执法监管力度。从强化执法纪律监督开始,逐步改善政法部门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强化规范执法行为的制度体系和团队管理体系建设,制定了《中国共产党XX委员会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工作制度》和《XX政法系统案件评价检查制度》,每年开展二次执法大检查活动,促进政法部门严格依法办案、公正文明执法。针对大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组织特别管理活动,切实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推进政法部门健全规范执法的各项制度和工作机制,执行执法公开、执法责任和错误追究制度,促进政法部门执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理顺社会监管机制,精准引导群众监管、舆情监管,营造有利于公正执法的社会环境。

  (四)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根据社会治安形势情况,适时组织严厉打击整治斗争,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人员、重点行业特点,落实严格管理责任制和监督制度,确保不发生大事故。建立基层治安防范组织,创新群防群治模式,构建基层治安防范网络。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部门、单位责任,加强社会管理,将社会成员全部纳入部门等组织管理。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查机制,加强调查队伍建设,解决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动员各方参与社会治安工作,构建一体化的社会治安控制体系。

  (五)建立健全政法工作机制。坚持宏观科学统一政法工作,充分发挥集体领导作用,健全完善政法委员会会制度,对全县政法工作重大部署、重大事项、重大困难事件进行集体研究安排,有力推进各项工作执行政法部门干部日常管理工作,健全完善政法干部管理机制,同时建立政法工作协调保障工作机制,积极协调政法综合工作,保障政法综合经费,提高政法综合部门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政法干部待遇

  二、县级党委政法委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虽然政法委员会建设得到了强有力的加强,但职责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充分发挥了领导管理政法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但要进一步适应形势和任务要求,更好地开展工作,特别是将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委员会改名为社会管理综合管理委员会后,工作领域更加广泛,工作任务更加重要,现有人员、工作机构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工作需求,主要表现在人员、经费、设施、制度等方面。

  (1)机构设置不统一,编制、人员不足。政法委员会的体制、编制及其内部设置机构的设置和水平,相关政法部门和省级编制部门共同制定执行,由当地自行决定,各地装修机构的设置不统一,名称不统一,水平不统一。同时,县委政法委承担的任务很重。

巨,但编制相对不足,人员缺少。目前县委政法委有XX人,却有政法委、综治办、维稳办、610办、油区办、见义勇为协会六个单位合署办公,还有执法监督室等内设机构。“小马拉大车”的现状导致工作力量分散,有些工作处于应付被动,难以适应繁重的工作需要,从而使得有些工作任务完成质量不高,影响了政法委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政法委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业务经费紧缺,基础设施簿弱,待遇相对偏低。县委政法委与综治办等六个单位合署办公,一套人马几块牌子,属党委综合部门,既无办案收费权力,也无罚没资格,办公业务经费来源主要靠县财政拨付。由于经费紧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基础设施方面,县委政法委虽说是整个政法机关的中枢,一般都是与县委在同一场所办公,没有独立的办公楼,而且政法委的交通、通讯、办公设施在政法各部门中也是最差的。待遇方面,在工资改革中,政法委干部享受的政法津贴被取消,造成政法委系统的干部与其他政法部门原本相当的工资收入被拉开了档次,使政法委干部职工的工资普遍低于政法各部门同职级干警的工资,极大地挫伤了政法委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三)人员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形势需要。一是人员结构不合理,“官多兵少”。由于受编制的制约,XX政法委工作人员中,领导职数多,一般工作人员少,科级以上干部有X人,科员仅有X人。二是干部交流困难,人员更新缓慢。政法委难进难出,干部交流渠道不畅,新鲜血液无法及时补充。有X名科级干部在政法委工作已超过X年,最长的达XX年;有X名任职时间超过XX年,最短的也有XX年之久。因此,经常造成工作被动,工作效率低,导致许多政法工作任务完成质量不高。加上政法委面临的任务越来越重,除了要履行县委政法委原有的领导、管理政法部门的职能外,还要承担维护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等方面的大量具体事务,现行的人员结构和素质已经难以适应繁重的工作需要。

  (四)干部协管难履行,政法委权威不高。一是当前县委政法委只是在县委确定人选后才去协助组织部门去考察政法干部,而实质性的“协管干部”,并没有真正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政法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领导的意见》文件精神去落实。二是目前县委政法委更多的是履行知晓权,难以充分履行协管的权力,没有真正确立对政法部门科级干部任用报批备案制度。县委政法委有协管干部的职能,但是对协管的范围、程序、方式没有统一规定,没有具体的操作程序,具体怎么协管、权限到底有多大不明确。三是由于体制上的障碍,县委政法委在履行加强队伍建设这一“重要责任”时往往“力不从心”。政法部门主要领导在级别待遇上与政法委书记相同都是副县级,行政级别的无差距,造成党委政法委协管乏力。

  (五)缺乏制度保障,整体效能难发挥。一是尽管县委政法委的职能职责、工作思路和工作原则已经明确,履行职能具有一定的依据。但是,政法委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领导管理政法工作,实际上还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保障。二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县委政法委的职能开始呈现出复合化、多元化的趋势,除了要履行县委政法委原有的领导、管理政法部门的职能外,普遍要承担维护稳定、平安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多项工作任务。由于县委政法委自身领导管理水平、工作制度机制、力量整合等方面的欠缺,在社会矛盾凸显、刑事犯罪多发的特殊时期,要取得更大工作成效难度增大,加上政法委机关干部的思想观念、理论水平、开拓精神等方面的差异,也影响着整体效能的充分发挥。

  (六)执法监督难开展,淡化了监管作用。一是县委政法委编制和人员配备数量过少,内设机构不健全,不能形成专门机构管理和专职人员负责,而对政法队伍的监督管理往往是体现在具体的案件上。就算有执法监督机构,但专业人员较少,专业性不强,法学理论水平明显落后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司法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导致县委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工作显得力量薄弱,深度不足,影响不大。二是县委政法委在监督当中,多数是过问过问和督促督促,不能从案件的受理到结案后形成一套工作规范。有始无终,抓而不实,削弱了监督的作用。同时,也由于县委政法委没有一定的处理权限,只有建议权,所以县委政法委在监督中,费力不讨好,不愿去深挖细究,从而淡化了监督管理的作用。

  三、加强和改进县委政法委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在工作日益繁重的情况下,作为县委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政法委的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应当具有与其职能相适应的权力和地位,使其在履行领导和管理政法工作的职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党委应赋予政法委相应的职能和手段,包括必要的管人管事的权力以及物质保障能力。一是建议按照中央意见,由省级党委或政法委统一制定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台协管干部的有关政策和具体办法,使县委政法委全方位参与对政法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推荐、考察、选任、管理和监督。重点是县委组织部门支持政法委切实履行好协管政法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职能,对县委政法委协助管理的政法部门领导干部的任免调动,按照干管权限,由县委组织部会同上一级政法部门和同级政法委,共同考察提出任免意见。根据政法部门工作需要及干部状况,政法委也可直接向组织部或有关部门提出任免、调动的建议。政法部门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名单,在报县委组织部的同时,抄报同级政法委和上一级政法部门党组(党委)。考核县级政法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时,应听取县委政法委的意见。二是建立健全轮岗交流机制,实行政法委机关与政法部门干部相互交叉挂职锻炼,提高机关人员素质,使政法委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得到优化,切实把中央关于政法委要加强队伍建设和班子建设、协助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考察管理政法部门领导干部的规定落到实处,不断树立党委政法委的权威。

  (二)提高干部待遇。在当前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下,政法委系统的工作人员与其他政法部门干警一样,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特别是在排查化解突出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处理各类群体性事件及影响较大的案件中,政法委干部都是冲在第一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宣传者,又是实施者,而且政法委要组织管理、统筹协调全县的政法工作、综治平安建设工作、维护稳定工作,在人少事多的情况下,工作压力与其他政法部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说,政法委系统的干部队伍都是工作最忙、最累、最苦、最紧张的群体之一,所以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工资福利待遇。建议制定统一的工资、津贴、福利标准,恢复原来“比照享受公安待遇”,或者参照其他政法部门享受干警同等待遇。

  (三)加强经费保障。经费保障是政法委机关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没有足够的办公业务经费,对开展工作必将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县委政法委的经费保障工作应引起各级高度重视。要根据政法委所担负的职责任务和工作实际,落实经费标准,增加县委政法委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公设施、技术装备和车辆、通讯条件,更好地适应政法工作的需要,并逐步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将综治维稳、禁毒、防范和治理邪教问题等工作经费,纳入财政年度专项经费预算,分级负担,按时足额拨付,确保政法委机关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理顺机构设置。一是大力推进政法委系统的机构改革,规范政法委机关的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统一内设机构的名称和级别,增加人员编制数量,提高政工部门建制级别,根据当前县委政法委担负的维护社会稳定等各项任务日益繁重的实际情况,加强县委政法委机关工作人员力量,配备必要数量的机关干部,以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改革政法系统党组织,建议组建政法系统党委,让县委政法委在领导、管理、监督、协调政法工作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把管人与管事的工作机制紧密结合起来。目前政法系统内各政法部门的党组织设置既有党委,又有党总支、党支部,而县委政法委却只设立党支部。让一个党支部去领导党委(党组),存在逻辑上的混乱,也严重违背了组织原则。建立政法系统党委,既可以实现党对政法工作领导应承担的职责分工,也可以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协助组织部门实施对政法部门的有效管理,又能坚持党管司法机关的原则,强化党内司法监督力度,弥补当前司法监督乏力的问题。

  (五)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一套切合实际和行之有效的能够规范县级政法工作的运行机制,从组织领导、责任权力、监督约束、机构设置、经费保障等方面,制定公正合理、操作性强的政法委工作制度规范。从制度建设入手,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创新,严格规范各部门、岗位责任,明确工作程序和纪律,提高机关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水平。认真落实政法委员会会议制度、重大事项议决制度等工作制度,根据县委的决策部署,充分运用政法委员会会议制度这一集体领导有效载体,统一政法部门的思想和行动,切实做到组织不越位,支持不干预,指导不包办,监督不手软。

  (六)强化执法监督。促进司法机关依法办案,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预防和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确保司法公正是县委政法委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充分发挥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的职能作用,配齐配强县委政法委执法监督机构,并赋予相应的调查权、建议权、处分权,加强对政法各部门的执法监督。研究制定加强县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工作的办法和措施,明确执法监督的内容和重点;在目前编制难落实的情况下,抽调具有较高法律知识水平和司法、执法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充实到政法委执法监督部门,强化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执法监督工作人员法律实务能力和执法监督的水平,通过对执法行为和影响较大的案件的监督,确保司法机关公正执法,从源头上防范错案的发生,并通过强化监督,规范和制约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杜绝执法犯法、徇私舞弊的现象。同时把执法监督与纪检监察工作结合起来,把执法监督职能与干部管理职能结合起来,把执法监督与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把执法监督工作与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严格奖惩。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篇7

为进一步推动乡村综治中心建设,夯实平安建设基础。10月13日,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苑正茂带队深入到古城镇、西城镇、西建乡、向华乡、古北乡调研指导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进展情况。

据了解,今年以来,按照中央、省、市有关要求,我县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整合现有资源、人员、设施,县乡村三级全部成立综治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综治服务。各乡镇按照“标准化建设、网格化管理、信息化运行”的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综治基础优势,从硬件提档、制度上墙、资料完善、人员配备方面入手,快节奏、高标准推进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

在乡镇综治中心,调研组详细了解标准化建设情况,认真查看群众来访接待、矛盾纠纷调处、治安监控、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工作情况,对各乡镇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化建设乡村综治中心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工作要求:一是充分认识综治中心建设的必要性,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实施,保证综治中心建成后规范可用,真正服务当地百姓;二是要进一步强化综治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平安建设根基,推动平安建设工作水平持续提升;三是要进一步抓紧抓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落实运行机制,规范接访流程,加强队伍管理,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四是要紧盯综治和平安建设重点工作,努力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调研乡镇纷纷表示,一定按照市、县政法委要求,加快完成综治中心建设,全力打造硬件完善、软件规范、特色鲜明、作用突出的基层社会治理综治中心,真正让乡村综治中心发挥出调解矛盾、化解纠纷、法律援助等服务民生的基础性作用,让“有困难找中心”、“有问题来中心”成为百姓的第一选择。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篇8

  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我市十分重视小城镇建设,通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措施,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增强小城镇内涵,提高小城镇品位,塑造小城镇特色,加快了构筑农村新型城镇体系步伐。

  主要表现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了小城镇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调整我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为搞好小城镇建设,市委、市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见》,确定了发展目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构筑起我市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框架,即突出三个中心(昌城、枳沟、皇华),发展七个重点(吕标、贾悦、石桥子、朱解、相州、百尺河、辛兴),以此辐射带动全市城镇化水平的全面提高。市里专门成立了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吸收建委、土地、民政、公安、计委、财政、农业、金融等部门参加,具体负责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指导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把小城镇建设纳入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了对小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林家村镇通过第xx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议,统一了全镇上下的认识,增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昌城镇通过选树“十大典型”现身说法,在全镇形成了人人想城建、人人议城建、人人争进镇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编制规划,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是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重要基础。它既关系当前,更影响长远。这个问题已越来越被各级领导所重视。近年来,各乡镇按照“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原则,开始运筹新一轮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并建立起规划设计统一评审制。昌城镇聘请省市有关部门的专家,经实地考查论证,制定了“沿河拓展,顺路延伸,依托优势,重建五区”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枳沟、昌城、皇华、相州等乡镇成立了小城镇建设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认真实施“一书两证”制度,使小城镇规划建设日趋规范。

  (三)因地制宜,开拓了小

  城镇建设的新路子。各乡镇紧紧围绕市委、市府提出的“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总体思路,结合本镇特点,广开门路,各唱各的“拿手戏”。突出体现在“四个结合”上:一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乡镇企业相结合。昌城镇以乡镇企业为启动点,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实行联片发展,形成得利斯食品加工区、道口重工业区,既节省土地资源,又便于污染治理。二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市场相结合。枳沟、相州两乡镇,牢牢抓住交通便利这一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市场具有辐射力大,吸纳力强,集散度高的特点,依靠市场带动了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三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外向型经济相结合。林家村镇开发建成了占地200多亩的外商投资工业园区,吸引外资建成了两处工艺品龙头企业,年产值达5200万元,在周围带起了一个三产开发区。四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相结合。昌城镇集聚60多家民办和个体私营企业到镇区经营,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名,经济总收入占全镇的70%以上,壮大了小城镇建设的规模,拉动了全镇的经济增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各乡镇在小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如下:

  认识上有差距。突出表现在:有些地方还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置,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建设在促

  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有的乡镇因缺资金对搞好小城镇建设存有畏难情绪,缺少发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动;个别乡镇关起门来搞建设,难以形成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缺少长远眼光,制约了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二)规划滞后。据调查,全市20处乡镇,已完成新一轮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乡镇有11处,占55%;总体规划通过评审的只有5处乡镇,占25%;总体规划经过乡镇人代会通过并报市政府批准的只有1处乡镇,占5%;全市20处乡镇都没有编制详细规划。从上述情况看,一是规划不健全。9处乡镇没有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有个别乡镇只是口头规划,致使小城镇建设无章可循、无序发展。二是总体规划缺乏连续性和权威性。大多数乡镇的总体规划还没有经乡镇人代会审查并报市政府审批,因此规划不具有法律效力,造成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是没有编制详细规划。导致小城镇建设布局不规范,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不配套。

  三、建议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建议各级领导要把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作为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切实摆上重要位置,下大气力抓紧抓好。

  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小城镇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党和国家对小城镇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总书记早就指出,“要引导乡镇企业在小城镇适当集中,使小城镇成为区域中心”,“在稳定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二、三产业,搞好小城镇建设”。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经营小城镇已成为当前繁荣经济,促进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超前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切实把实施城镇化战略放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实行领导责任制,把规划、建设、管理好小城镇列入任期责任目标,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小城镇建设,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本文来源:http://www.pindukj.com/fanwendaquan/24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