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纪念医院建院七十周年征文

| 点击:

【www.pindukj.com--征文】

纪念医院建院七十周年征文

  **市中心医院70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史、探索史、奋斗史和发展史。

  七十年来,无数的病人在这里康复;无数的人才在这里云集;无数的科研成果在这里诞生;无数的医疗奇迹在这里创造……

  一代又一代医院人用无数的热血、青春和汗水,谱写了医院一篇又一篇辉煌而壮丽的篇,而这一切,都应该被我们现在的中心医院人所铭记。

  这也是我们要进行纪念建院七十周年系列活动的初衷。

  
“劣等”的心

  有一年,回去过年,结果肠胃病犯了,去**市中心医院看医生。

  经过一番检查,得出的结论是,吃得太好了,得降低“标准”。比如,一道菜经过好几道程序,味道是好了,营养却流失了大部分;还有米,越是精米,壳剥得越干净,营养也就越少。这样高标准、低营养的生活,过久了,怎么可能不出问题?

  出了医院,听医生的嘱咐,四处去找粗米。可再贵的米都有地方找,唯独粗米却比大熊猫还珍贵。跑了大半个城,人家都说,这年头,哪儿去找粗米?也是,以前常去的粮站,如今都收得差不多了,哪儿还有卖粗米?

  最后,还是母亲得知后,从乡下种稻的人家里,直接买来好几大袋。母亲说,那些种稻的人家呀,每年收成后,一车车的稻谷运到城里,做成了精米。可这些人家里,永远留的都是粗米。他们知道,粗米养胃,这是城里人难以体会的。

  越是高大上,越容易出问题。身体上是如此,心理上何尝不是?

  我还记得年轻时,那会儿生活苦,一日三餐,除了稀粥,还是稀粥。干一会活儿,人饿得直冒冷汗。要能吃一碗干饭,足够让人幸福好几天的。那会儿,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干活儿。脑子里,根本也没心思,去想其他的事儿。

  反倒是如今,生活好了,种种稀奇古怪的病,层出不穷。就好像抑郁症,要是身在都市,不染点抑郁,总觉得对不起社会大众。可在我那年头,抑郁症三个字说出去,能让人笑掉大牙。要真的有了,一碗热乎乎的干饭,就能把这病治好。

  说到底,日子好过难过,全在一颗心。平凡日子里,锻炼出来的,大多是心眼大的人。除了吃喝拉撒,顶多整点兴趣爱好,其余的一概不去想,想了也没用。有这么一颗心,那就是福气,胜过金山银山。

  而日子过不好的人,物质上大多不见得差到哪里去!其实,有时恰恰相反,日子太好了,于是心也变得更敏感。终日天马行空,想的净都是自个儿没有的。于是,由敏感而入郁闷,久而久之,也就有了所谓的抑郁症。

  照这么看来,物质也好,精神也罢,所谓的“优等”,真不是啥好事儿。反之,有一颗“劣等”的心,把诸事看淡,看轻,这样才更养人,也更养心。

  这件事儿,也让我对**市中心医院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好的医院,就像**市中心医院一样,治病救人,找根而非只是治标。治病,更得治心,这是**市中心医院,赠送我的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掌月光

  在**市中心医院中,我曾度过了一个中秋节,但病人不是我。

  那年的中秋节前夕,我接到电话,母亲病了,已被送进**市中心医院的住院部。

  中秋

  买了车票,登上了回乡的列车。一路上,火车轰鸣,心里焦心如焚。多少年没回去了?每回总想着,等有空了再回去看母亲。可没想到,如今却是以这样的方式回去。

  转了好几趟车,第二天的黄昏,我赶到了医院。母亲的病情已经稳定,没什么危险。我松了一口气,把行李放好,就在医院里陪着母亲。看着母亲熟睡的样子,我心里一阵愧疚。

  迷迷糊糊睡了好一会儿,醒来时,发现地上有一片亮光在闪动。莹光流淌,有巴掌大小,我伸出手去触摸,直至碰触到冰冷的地板,猛地缩回,这才意识到,那是一小片月光!窗户早已用厚厚的帘子挡住,月光从小小的透气窗中投射进来,尽管只有巴掌大小,却为这个气氛沉重的病房,增添了些许灵动的气息。

  我这才想起,已经是中秋了!再转头一看,母亲不知何时已经醒来,正盯着地上的月光。看我转头,母亲微微一笑。母子俩盯着地上的月光,什么也没说,又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中。在这样的默契中,我们都不忍开口,不忍打破这么美好的一幕。

  就是那一掌月光,伴着我和母亲,度过了这个难眠的中秋夜。也是这弥足珍贵的月光,唤醒了我心中对母亲的爱。母亲已经老了,有了白发,身影也不再挺拔。而我,却一直把她当成多年前那个风风火火的母亲。

  至今想起,我格外感谢那晚,在**市中心医院中领略到的一掌月光,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领悟。如今,许多年过去了,可每次想到那个中秋夜,我心中仍是满满的感触。

本文来源:http://www.pindukj.com/fanwendaquan/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