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

计算机机房概述

| 点击:

【www.pindukj.com--建筑安全】

篇一:机房建设概述

机房建设概述

第一节

机房建设概述

机房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切实做到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人为本,满足功能需要,兼顾美观实用,为设备提供一个安全运行的空间,为从事计算机操作的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选择机房位臵时是,应远离强噪声源、粉尘、油烟、有害气体,避开强电磁场干扰。计算机柱机房建设的第一项是平面布局。平面布局的设计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

①机房布局

需考虑工艺需求、功能间的分配,按计算机设备和机柜数量规划布臵机房面积与设备间距;

②机房的功能必需考虑各个系统的设臵;

③机房布局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并满足电气、通风、消防及艺术、环境标准工程的要求。

计算机机房是由主机房(包括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群、存储器、数据输入╱输出、配线、通信区和网络监控终端等)、基本工作间(包括办公室、缓冲间、走廊、更衣室等)、第一类辅助房间(包括维修室、仪器室、备件间、磁媒体存放间、资料室)、第二类辅助房间(包括低压配电、UPS电源室、蓄电池室、精密空调系统用户、气体灭火器材间等)、第三类辅助房间(包括储藏室、一般休息室、洗手间等)组成的。

主机房内放臵大量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群等,是综合布线和信息化网络设备的核心,也是信息网络系统的数据汇聚中心,其特点是网络设 备24h不间断运行,电源和空调不允许中断,对机房的洁净度、温湿度要求较高。计算机机房安装有UPS不间断电源、精密空调、机房电源等大量配套设备,需要配臵辅助机房。为了管理方便,有时将通信机房与信息网络机房合在一起建设,使得机房的面积相对较大。此 外,机房布局时还应设独立的出入口;当与其他部门共用出入口时, 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人员出入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应更衣换鞋。机房与其他建筑物合建时,应单独设防火分区。机房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尽可能设于机房两端。

计算机机房的各个系统是按功能需求设臵的,其主要工程包括:机房区、办公区、辅助区的装修与环境工程;可靠的供电系统工程(UPS、供配电、防雷接地、机房照明、备用电源等);专用空调及通风;消防报警及自动灭火;智能化弱电工程(视频监控、门禁管理、环境和漏水检测、综合布线、KVM系统等)。有的机房工程将网络监控室作为单位远程会议的主会场,这时还需要设臵DLP背投、投影机、智能灯光、集中控制、MCU及会议终端等设备。计算机机房系统工程示意图如图

1-1

所示。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机房工程建设,对机房的安全性、可

用性、灵活性、机架化、节能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⑴高安全性。最主要的是防雷击,据统计设备非自然损坏占10%~30%;其次是防火,据报导,机房中50%的火灾是由于电池起火引起的;另外,还有防水,比如空调漏水等也是机房水灾的一大起因;最后是非法进入,包括网络的、人为的入侵。这些都是在机房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安全问题。

⑵高可用性。提高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降低平均修复时间(MTTR),提高运行、维护的管理水平,把可用性提高到“5个9”,即年停机时间仅5min,可用性达到99.999%。

⑶机架化。机架化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机架定位单元(RLU),需要事先确定计算机机房的主要标准,如计算机机房可以支持多少设备,以及是否有能力来支持这些设备等,是根据计算机机房每个机架的运行需求得出的数字。一个机架根据其主要要求(电源、冷却等)有特定的RLU值,而这些数字可以与其他同样或类似的要求的一起使用。在拥有各类设备的计算机机房(数据中心)中,RLU定义一般不止一个,例如,在计算机机房一个区域内的所有存储机架可以被视为RLU-A机架,而所有服务器机架则为RLU-B机架。另一个是“机房模块”的概念,正如美国可用性研究中心提出的“IT微环境”概念所提示的那样,机架(机柜)正在成为IT设备的“新家”,或者说,机柜内的微环境才是所谓的“机房环境”,更有研究专家 称“机柜即机房”。在某种程度上,至少在机房的物理空间层面上,机柜确实可以理解为被

“切割成模块的机房”。

⑷节能性。机房的密封、绝热、配风、气流组织这些方面如果设计合理将会降低空调的使用成本。因为UPS输入电流谐波成分应小于5%,所以UPS效率的提高能有效降低对电力的需求,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第二节机房工程的类型及特点

电子机房主要有计算机机房、电信机房、控制机房、屏蔽机房等。这些机房既有电子机房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其所涵盖的内容不同,功能也各异。在智能化建筑中,上述机房经常可见。

一、计算机机房

计算机机房内放臵重要地数据处理设备、存储设备、网络传输设备及机房保障设备。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应考虑以上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需要。

大型计算机机房一般由无人区机房、有人区机房组成。无人区机房一般包括小型机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网络机房、介质存储间空调设备间中、UPS设备间、配电间等;有人区机房一般包括总控中心机房、研发机房、测试机房、设备测试间、设备维修存储间、缓冲间、更衣间、休息间等。中、小型计算机机房可将小型机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等合并为一个主机房。

二、电信机房

电信机房是每个电信运营商的宝贵资源,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电信机房,对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快速处理设备故障、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信机房:一般是按不同的功能和专业来区分和布局的,通常分为设备机房、配套机房和辅助机房。

设备机房:是用于安装某一类通信设备,实现某一种特定通信功能的建筑空间,便于完成相应专业内的操作、维护和生产,一般由传输机房、交换机房、网络机房等组成。

配套机房:是用于安装保证通信设施正常、安全和稳定运行设备的建筑空间,一般由计费中心、网管监控室、电力电池室、变配电室和油机室等组成。

辅助机房:是除通信设施机房以外,保障生产、办公、生活需要的用房,一般由运维办公室、运维值班室、资料室、备品备件库、消防保安室、新风机房、钢瓶间和卫生间等组成。在一般智能建筑中通信机房经常与计算机网络机房合建。

三、控制机房

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为实现对建筑中智能化楼宇设备的控制,必需设立控制机房。控制机房相对于数据机房、电信机房而言,机房面积较小,功能比较单一,对环境要求稍低。但却关系到智能化建筑的安全运行及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

控制机房包括楼宇智能控制机房、保安监控机房、消防控制室、卫星接收机房、视频会议控制机房等。这些控制机房的共同特点是机房内

篇二: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

发布时间:2012-03-06 14:33 浏览量: 2076

一、数据中心的概念

数据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个物理空间内实现信息的集中处理、存储、传输、交换、管理,而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通常认为是网络核心机房的关键设备。

关键设备运行所需要的环境因素,如供电系统、制冷系统、机柜系统、消防系统、监控系统等通常被认为是关键物理基础设施。

二、机房工程(数据中心)的类型及特点

电子机房主要有计算机机房、电信机房、控制机房、屏蔽机房等。这些机房既有电子机房的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其所涵盖的内容不同,功能也各异。

(一)计算机机房

计算机机房内放置重要的数据处理设备、存储设备、网络传输设备及机房保障设备。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应考虑以上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以及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需要。

大型计算机机房一般由无人区机房、有人区机房组成。无人区机房一般包括小型机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网络机房、介质存储间、空调设备间、UPS设备间、配电间等;有人区机房一般包括总控中心机房、研发机房、测试机房、设备测试间、设备维修存储间、缓冲间、更衣室、休息室等。

中、小型计算机机房可将小型机机房、服务器机房、存储机房等合并为一个主机房。

(二)电信机房

电信机房是每个电信运营商的宝贵资源,合理、有效、充分地利用电信机房,对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快速处理设备故障、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信机房一般是按不同的功能和专业来区分和布局的,通常分为设备机房、配套机房和辅助机房。

设备机房是用于安装某一类通信设备,实现某一种特定通信功能的建筑空间,便于完成相应专业内的操作、维护和生产,一般由传输机房、交换机房、网络机房等组成。配套机房是用于安装保证通信设施正常、安全和稳定运行设备的建筑空间,一般由计费中心、网管监控室、电力电池室、变配电室和油机室等组成。

辅助机房是除通信设施机房以外,保障生产、办公、生活需要的用房,一般由运维办公室、运维值班室、资料室、备品备件库、消防保安室、新风机房、钢瓶间和卫生间等组成。在一般智能建筑中通信机房经常与计算机网络机房合建。

(三)控制机房

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为实现对建筑中智能化楼宇设备的控制,必需设立控制机房。控制机房相对于数据机房、电信机房而言,机房面积较小,功能比较单一,对环境要求稍低。但却关系到智能化建筑的安全运行及设备、设施的正常便用。

控制机房包括楼宇智能控制机房、保安监控机房、消防控制室、卫星接收机房、视频会议控制机房等。这些控制机房的共同特点是机房内均有操作人员工作,在保证电子设备运行的同时还要保证操作人员的身体需要。根据设备及操作的要求,这些控制机房也有其相应的特点。

(1)楼宇智能控制机房。主要用于安放楼宇智能控制的主机及控制设备,对智能建筑内的公共照明、空调系统、电梯及建筑内的风、水、电等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智能建筑的安全运行。

(2)保安监控机房。内设监控主机及终端显示设备,对建筑各出入口、车库、走道、电梯轿箱等处进行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等。

(3)消防控制室。是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系统的控制中心,也是火灾时灭火指挥和信息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对消防监控机房的设置范围、位置、建筑耐火性能都作了明确规定,并对其主要功能提出原则性要求。

(4)卫星接收机房。主要用于安放卫星接收机、调制解调器、混合器、放大器、有线光缆接入设备、各频段接受显示器等。卫星接收机房一般是位于建筑顶层,有利于卫星电视信号的传输。

(5)视频会议控制机房。主要用于安放视频会议主控单元(MCU)、调音台、音响扩声系统、信号传输设备、控制台设备、信号源机柜等。但由于一般的视频会议控制机房面积较小,在设备布置时应根据房间的具体情况灵活布置。

(四)屏蔽机房

为了有效地防止电磁干扰式噪声、辐射对电子设备和测量仪器的影响,并严防电子信号泄漏从而威胁到机密信息的安全,国家机关、军队、公安、银行、铁路等单位需要建立屏蔽机房。有保密要求的数据机房应建设屏蔽机房,确保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其信号不泄漏,从而满足数据保密的要求。一些对抗电磁干扰要求较高的环境,如通信设备的测试试验室等场所,需要建设屏蔽机房,以防止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有强电磁干扰设备的机房应进行相应的电磁屏蔽处理,以避免干扰临近机房设备的正常还行。

三、机房建设工程的发展

核心机房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立雏形,在21世纪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是由于IT技术的快速发展。IT技术不断创新与革命,新材料、电力电子、制冷技术等基础学科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机房技术在结构布局、供配电、制冷、监控管理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变化。伴随着计算机的产生,机房也应运而生。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配套的机房也迅速发展,现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机房及相关产业。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着手制定机房建设方面的国家标准。1982年我国颁布了GB2887一1982《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汇统一了机房建设的各项指标,使机房建设从此有了统一的标准。

在此期间随着UPS、机房专用空调等保障设备的引进,监控设备、消防报警及灭火设备在机房中的使用,从硬件上为机房建设提供了系统的保证。计算机机房一般处于单个机房运行的状态,即在机房内其处理、存储的能力都比较强,但在不同地区的机房之间数据交换却出现了一些问题。这样各个行业及部门均在各处大量建设本地机房来处理、存储本地数据以提高使用效率。

随着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大量数据的传输成为可能,各个机房之间数据传输顺畅,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是分散在各地大量的中小机房的稳定性及数据的安全性又出现了隐患。因此,在各个行业及部门均开始建设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机房,对数据的处理、存储进行集中,以提高稳定性并有效降低了运行及维护成本。各个数据中心机房采用高速网络相连通,使各个数据中心机房形成一个强大的机房群,进一步提高了机房的可靠性及设备的使用效能,并使建设统一的冗灾备份成为可能。

现在的机房建设已成为一个由多个专业组成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智能建设工程的各个专业,主要包括:装饰系统;电气系统;接地及防雷系统;空调通风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PDU配电系统;屏蔽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设备及环境监控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KVM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背景音乐及广播系统;总控中心系统(ECC)等。由于机房建设涵盖了智能建筑工程的各个专业。

四、现在机房建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随着机房的不断发展,机房建设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1)机房建设概念上存在各种问题。有人将机房建设归结为机房装修工程,认为机房建设就是装修工程;也有人将机房建设归属到大楼弱电工程的一个分支专业。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无法抓住机房建设的重点,而将机房建设引人误区。机房工程是多专业、多学科、技术含量高的综合工程,在智能建筑工程中处于核心的位置。因此,必须明确机房工程的重要性才能做好机房建设。

(2)机房各系统的均衡问题。机房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多个系统协同工作来实现的。但有的用户无限制地抬高某一系统的可靠性,而忽视了机房整体性能的平衡问题,最终导致机房因其他系统的薄弱而出现问题,导致影响机房系统的稳定运行。所以不能过分强调某一系统的可靠性,而无限度地抬高整个机房建设的费用。

(3)机房的通用性问题。在机房规划初期,计算机及其他设备还没有确定,如果不认真作好用户需求分析,只根据经验进行组建,那么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无法针对功能需求、设备数量进行相关设计,容易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这样通常导致机房建成后不久就要进行机房改造来满足新增设备的需要。

鉴于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机房建设者不仅要有正确的机房建设理念,也要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五、评价机房建设的几个重要的因素的

(1)机房的性能和能耗比将成为机房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节能意识的加强,各种

节能措施将被实施,如高效率UPS(尤其在负载率的运行状态)、围护结构的绝热处理、低传热系数玻璃的采用等。另外,针对目前采用的房间内开放式制冷模式的"冷库式"机房,在有些应用场合将被采用房间内密闭空间的封闭式制冷模式的"冰箱式"机房所替代,用以减少或消除围护结构的能耗、提高制冷效率。

(2)"机架(机柜)就是机房"的概念将被接受。这是从"IT微环境"或机柜是模块化的机房环境这方面考虑机房的作用,井以此为出发点来规划、设计机房的模式。设计思路上“选址--布局--机房设备(指UPS、空调等)摆放--机柜摆放”的设计逻辑将完全逆转。

(3)"一体化机房"或"整体机房"概念将被实施。标准化的、定制化的、预生产的、组件式(或称积木式)的、整体设计的机房构建(或称"搭建")模式将越来越普及,尤其是针对中小型机房用户。

六、未来机房数据中心备受关注的几个方面

(一)机房供配电方面

(1)由备用供电系统向不停电供电系统发展。柴油发电机将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同时,机房的配电系统将成为ups之后的另一个关注点。

(2)UPS供配电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将普遍被采用,以降低MTTR(平均修复时间)、提高可用性、扩展性、设备安装施工质量,并可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

(3)机柜级配电的管理将受到重视。这是目前供配电系统"端到端"路径中最薄弱的一环。同时,机柜配电设备PDU的管理(如负载率管理),也是影响IT设备扩展性的重要障碍。

(4)直流供电系统有可能被提出并进行研究。随着新出现的CPU工作电压的不断降低,抗干扰能力在不断下降,交流供电系统中的谐波问题、地线噪声问题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直流供配电系统可能将成为一种被迫的选择。

(二)空气调节方面

(1)冷却系统布局的变化。由机房作为制冷系统的模式向机柜或机柜群作为制冷系统的模式变化。"冰箱式"机房是"机柜群"模式的表现,机柜级空调机则是"机柜"模式的表现。对于功率密度更大的IT设备,甚至出现"机柜U"级制冷系统和"服务器"级制冷系统。

(2)"机房气象学"概念的出现。机架式时代的全面到来,便机房内气候出现明显而剧烈的局部差异性,"机房环境"己不能表述IT设备个体的环境,着眼于机柜、甚至着眼于机柜"U"空间的"IT微环境"或"机房气象"才能真正描述IT设备的工作环境。

(3)节能型制冷技术将得到开发和应用。例如,在冬季使用的、利用室外空气作为冷源的热交换设备,以及与楼宇空调系统共用(可提高效率)的制冷设备等。

(三)机房监控管理方面

(1)IT设备的控管向集中化发展。机房内各种服务器设备,由于KVM(键盘显示器鼠标切换器)的出现,改变了基于单机的设备管理模式。基于IP的、Intemet的、IPMI(智能平台管理接口)的能够管理不同平台的远程集中管理模式逐渐普遍被采用。

(2)机房设备的监控管理向网络化、标准化发展。各机房设备厂商使用各自通信协议的

局面将被改变,串口将被网口取代,所有设备基于IP进行管理。

(3)机房设备的控制功能将加强。机房设备监控系统的控制功能不再局限于设备开关机和对参数的设置,还可以针对机房环境、IT微环境的自动控制。例如,根据服务器的运算量,实时调节制冷系统的风量或空气温度,或当操作人员进入机房时自动开启部分照明系统等。

(4)管理终端的变化。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管理的实时性要求,移动PDA等将成为管理员最"顺手"的管理终端。随着3G时代的来临,远程监控将得到更大的应用。

七、现代机房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技术在不断发展,机房作为计算机安全、稳定运行的平台,也在随之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趋势。

(一)智能机房概念的引入让机房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网络、通信和计算机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作为其核心的各种机房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机房的动力、环境设备,如配电、不间断电源、空调、消防、监控、防盗报警等子系统,必须时刻保证能够提供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环境。一旦动力、环境设备出现故障,或故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甚至损坏机房中的硬件设备,造成严重的后果。若金融、电力、通信等重要部门出现机房故障,将造成的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许多机房不得不采取24h专人值班,定时巡查环境设备的措施。但是,这样仍然存在着耗费人力资源、人长时间重复劳动易于疲劳和疏忽、巡查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足以排除故障和整个机房动力、环境设备监控管理工作不科学和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机房建设中引入了智能机房集成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将整个机房的各种动力、环境设备子系统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监控和管理平台上,通过一个统一的简单易用的图形用户界面,维护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监控机房的任何一个设备,获取所需的实时和历史信息,进行高效的全局事件管理。该系统为机房维护人员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实时的管理信息和丰富的历史记录,可以提高对机房系统设备的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管理,同时也节省了人力,减轻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减少了事故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从而使机房管理步人了一个新的境界,也为机房无人管理创造了条件。

(二)机房结构布置发生变化,将操作人员与计算机设备分开

在KVM系统出现以前,部分计算机设备必须在机房内对其进行维护。由于机房内设备运行的需要,一般采用地板下送风,且室内温度较低,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致使不少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另外,由于机房内经常有人员活动和机房外门的频繁开启,机房内的环境也难以保证。在KVM系统出现后,操作人员在操作室就可以对计算机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不必再迸人机房内。这样在机房内可以采用下送风的机房专用空调系统,在操作室内使用适合有人环境的舒适性空调系统,既保证了设备运行的需要,也保证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保证了机房内的环境。随着KVM系统和机房智能机房集成管理系统的使用,

篇三:整体机房概述

整体机房概述

计算机场地电力系统的高可用性是建立在电力系统从高压、低压、UPS到插座这样一个完整的供配电系统基础上的。电力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低压配电自动切换系统以及UPS冗余系统等,对于这些系统我们不仅要精心设计,还要精心施工和系统化测试。“整体机房”解决方案的核心就是计算机场地电力系统的高可用性。

21世纪是网络信息化的时代,政府、金融、商务等信息电子化,企业IT化,家用电器电子化等,无不与网络系统息息相通。然而信息化时代网络数据运行传输的不间断性、稳定性以及完全可靠性方面对电力系统运行高可用性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整体机房”解决方案就是通过标准化的流程,规范化的运作,可提供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高可管理性的计算机场地系统中的核心——电力系统工程。

“整体机房”的理念,不是豪华的装饰效果,也不是机房安装了上档次的设备,核心是场地系统的设备设计、选型和安装全方位为客户优质服务。众所周知,选择UPS故然重要,但为UPS系统电力配套安装服务更为重要。为UPS配套的供配电系统,空气开关配置的参数性能稳定,保护完整,过载短路熄弧分断能力强,以及浪涌电压吸收装置的选择安装部位等都要进行系统化的精心。UPS及电池设备的安装环境,楼板承重问题,UPS发热量及环境热负荷对空调机制冷量的配置等一系列的服务是“整体机房”解决的核心。而大多数机房公司在装饰设计方面有善长的一面,对机房的高端产品一般都是为客户代选或客户自选。这些设备的来源渠道是多头的,那么对产品的售后服务将是被动的。由于对UPS系统设施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不仅可使UPS系统工作稳定,而且还使UPS系统负载故障范围大大缩小,从而提高了UPS供配电系统的高可靠性。

“整体机房”,是机房核心设备安装解决方案的需求,强调在“安装”上下功夫。在60年代人们就认识到,“同样一只上海手表,由瑞士人来组装,手表的质量就上了档次。”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设备由客户自己找人来安装,由于安装水平有限,安装工艺粗糙,安装质量差,结果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如UPS室配置的空调机制冷量不足,UPS下部通风口往往不是不通畅就是被堵塞,严重影响了UPS设备热交换,从而导致UPS系统连续运行可靠性差;UPS室的门窗密闭性差,没有门窗的又封闭得很死,它们都将造成室内高温、高湿、尘埃超标,严重威胁UPS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还将缩短UPS、电池等设备运行寿命。再者对UPS系统配置的空气开关质量差,甚至把普通交流空气开关安装到电池隔离保护回路里, 对于大型UPS系统主电路安装工具不全,往往使主接点拧紧压力不到位,更有甚者,对电器安装三相接点之间留下残渣,甚至铁屑等也不进行清理。电池安装过程中造成电池外壳损伤以及每块电池接点拧接的情况也不进行系统检查,这些隐患部位随着运行时间的积累,UPS系统故障将一一显现出来。对这些由于安装质量低劣造成不应有的事故发生。所以整体机房解决方案,就是把机房的所有服务承接下来,尤其是电力系统从方案技术咨询、工程设计、产品选型、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到售后跟踪服务等都是全方位一体化的,并做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以及施工中做到全方位质量监督、产品检验和系统化测试,从而使UPS供配电系统不间断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高到99.99%。

对于UPS运行系统直流零电位抗干扰问题也一直困惑着人们,如电网电压不稳定,零点电位漂移数十伏;直流地极阻值大于1Ω,地极引线绝缘损坏以及线径小于50mm2;我国区、县级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比较差,而UPS

一般又未选带隔离变压器的情况下,将使UPS输出零线对地之间的电位差大于1伏乃至数十伏,这将导致计算机系统的无法投入运行。那么在UPS没有选带隔离变压器情况下,能不能解决UPS输出零、地之间电位差小于1V呢?首先分析一下:UPS系统是独立的工作系统,系统负载工作稳定,而且还可以均匀地分配在三相回路里;当UPS输出末端插座零、地之间电位差大于1V、小于4V时,可使UPS工作零线二次重复接地;当UPS输出回路零、地之间电位差大于4V时,首先检查零线电位是电力系统引起的还是UPS自身产生的,当零线电位漂移大于4V时,一般都是电力系统产生的。由于电力系统电压波动大、三相负载平衡度差,从而造成零点漂移大于4V,在这种情况下,靠二次重复接地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前面说过,由于UPS是一个独立负载系统,三相和单相负载当然是自成负载回路,那么UPS工作零可以与电网工作零断开,断开后可使UPS工作零独立接大地。UPS工作零独立接大地有两种接法,一种是接独立地极,该地极阻值小于3.5Ω即可;另一种是接到直流地极上,从直流地极上接出两根BV大于50mm2的导线,将这两根导线都引入机房分电柜中,并分别接到直流地极母带和UPS工作零母带上。由于计算机厂家对计算机零、地接法要求不同,象CYBER系列计算机在机房进线入口处把直流地、安全地、交流工作地等均要求接成一点,而IBM就不允许诸地接成一点,而且UPS专用插座上零、地之间的电位差必须小于1V,否则就认为场地供电系统不合格。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场地供配电系统的高可用性,不仅要满足计算机对场地系统的要求,同时还要使计算机及网络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稳定和不间断。因此,在UPS配置上应是冗余系统;在电力系统配置上是单电源加油机组、双电源加油机组并安装A.T.S自动切换装置等,这就是要推出计算机场地供配电系统高可用性的理念所在。由此可见,“整体机房”解决方案可以使是计算机场地供配电系统解决方案的可靠性达到99.999%。

本文来源:http://www.pindukj.com/anquanguanli/21836/

上一篇:建筑实习日记

下一篇:托老所